蠹
【源】 ①吴王之裔有蠹氏(8,62)。②郑公族之后有蠹氏,见《姓氏考略》(62)。③孔子弟子,齐人公冶长之后有蠹氏、蛊氏(2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蠧〕(60,63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吴后有蠹氏。”②又云: “郑公族后亦有蠹氏。”吴、郑皆姬姓国,故此二蠹皆系出姬姓,而支属有别。③《姓氏词典》则注: “源于公冶氏,系春秋时齐国公冶长的后代 (据《希姓录》)。公冶长,一说为鲁国人。”
【源】 ①吴王之裔有蠹氏(8,62)。②郑公族之后有蠹氏,见《姓氏考略》(62)。③孔子弟子,齐人公冶长之后有蠹氏、蛊氏(2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蠧〕(60,63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吴后有蠹氏。”②又云: “郑公族后亦有蠹氏。”吴、郑皆姬姓国,故此二蠹皆系出姬姓,而支属有别。③《姓氏词典》则注: “源于公冶氏,系春秋时齐国公冶长的后代 (据《希姓录》)。公冶长,一说为鲁国人。”
读音:Lǐtǎl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李塔理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Lín【源】 汉时蓼侯孔藏之子琳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史记·汉高祖功臣年表》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
读音:Yìqú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有载,其注“义渠” 云: “古西戎国名,又作 ‘仪渠’。今甘肃省安化、合水、正宁、环宁、泾州诸县皆其地,秦义渠县城在今宁县西北。”参见 “义渠
读音:Sh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àish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按:疑即太师氏之缺笔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 《姓苑》注云: “即太师氏。”
读音:Xiǎochén【源】 春秋时齐桓公之处士小臣稷,见《韩非子》(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韩非子》有小臣稷,春秋时齐处士,齐桓公知其贤,五次
读音:Pòyětóu【综】 据《隋书·宇文述传》载,宇文述,字伯通,代郡武川人,本姓破野头,役属鲜卑,其先名俟豆,归后,从其王为宇文氏(27,60)。亦作〔破也头〕(6)。一说,与费也头同(6)。历史
读音:Jíěrbìs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记尔必思氏(259),〔记尔必思〕似即吉尔必斯之异译。【人】 吉尔必斯孟额图,清蒙古正蓝旗人,任一等轻车都尉(23)。
读音:chēn【源】 吐蕃古老家族名。其采邑在今西藏扎囊桑耶寺附近,见《民族辞典》。一说,原为隋唐时西域苏毗部羌人姓(194),唐时吐蕃灭苏毗。【人】 綝囊多热朱孤,隋末时三鲁雅下部贵族(194)。唐
读音:yáng mén《礼记》:阳门介夫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阳门介夫死,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。(见《礼记·檀弓下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