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久
【综】 后燕鲜卑人有若久氏,步兵校尉若久和,见《后燕录》(6,12,17,27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乃鲜卑姓。后燕有若久·和,步兵校尉。
【综】 后燕鲜卑人有若久氏,步兵校尉若久和,见《后燕录》(6,12,17,27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乃鲜卑姓。后燕有若久·和,步兵校尉。
读音:Shā【音】亦音沙(Shā)(73)。 【源】源出不详。汉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布】湖北钟祥(388)、武汉(91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、贵州赤水(442)、河南驻马店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
读音:Zī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戴(故城在今河南兰考东南)之后有甾氏、菑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甾即菑,为汉置县,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引《路史》
读音:Yùlū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吉林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Ài【源】 ①唐回鹘国相有爱邪勿,赐以爱为氏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爱氏(256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
读音:Wūlūl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兀鲁歹”。
读音:Huángjiā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贝珲、山秦、佛阿拉、宁古塔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大凌河(23,63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黄氏(180)。【
读音:Jīng【源】①春秋时郑公子京叔之后有京氏,汉时京房子孙避仇改为经氏(69)。②战国时魏经侯之后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③清满洲正蓝旗中有经氏(260)。④蒙古族姓。【望
读音:zhēn针广,正统年岁贡,任光禄寺典簿。(见《济宁州志》)
读音:xī【源】 ①相传神农氏之师悉诸之后(60,62)。②或为悉云、悉罗、悉居氏所改(60,62)。③宋时党项人姓(96)。【望】 宛邱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
读音:Duǒ’érzhī/Dorji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朵儿只(Dorji)为元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。如甘肃行省平章朵儿只班,湖广行省左丞相朵儿只的斤(399)。疑“朵儿只”非姓,今姑录此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