芋
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芋尹之后有芋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山西交城(350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、花莲(64,68,261),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或音yú、yù,亦现行姓氏。
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芋尹之后有芋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山西交城(350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、花莲(64,68,261),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或音yú、yù,亦现行姓氏。
读音:Xīlìyīn【源】 南北朝时为今新疆或中亚一带民族的姓氏,见《南齐书》(425)。
读音:Zhǐ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,因功封邰,子孙就以邰为姓氏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,入中原后改为邰姓。邰姓
读音:jí【源】 庐,楚邑(故城在今湖北襄阳)。春秋时庐大夫戢黎(一作戢犁)之后(7,15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【望】 东平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邻水(390)、富顺(395)
读音:Hǎlègāěr裕固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有载,或作“卡勒嘎尔”,本为户族名,或以代姓。后改单姓“哈”、“何”,盖取户名之首音谐汉字“哈”或音近之“何”而得。
读音:Wěi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现代罕见姓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áng shí与“杨食”同。
读音:Duò/Dueh,D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沂水(332)、台湾嘉义(68、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Yùn/Yunn,Hsien【源】见《集韵》(63)。
读音:Jiá【源】黄帝臣鵊治之后,见《姓谱》(15,1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《康熙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黄帝臣有鵊治。 当为姓之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