臧孫
【源】 鲁公子彄食采于臧,其后谓之臧孙,因氏(6,12,17)。【变】 后改为臧氏(7)。【人】 臧孙辰、臧孙达、臧孙许、臧孙纥,均为春秋时鲁大夫(17)。
历史上较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鲁公子食邑于臧, 其后谓之臧孙。”此以族系为氏。
春秋时鲁有臧孙辰、臧孙许、臧孙纥、臧孙达。
【源】 鲁公子彄食采于臧,其后谓之臧孙,因氏(6,12,17)。【变】 后改为臧氏(7)。【人】 臧孙辰、臧孙达、臧孙许、臧孙纥,均为春秋时鲁大夫(17)。
历史上较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鲁公子食邑于臧, 其后谓之臧孙。”此以族系为氏。
春秋时鲁有臧孙辰、臧孙许、臧孙纥、臧孙达。
读音:Yángtóng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tǔ yù hūn魏晋之际,鲜卑慕容廆兄吐谷浑,率部落青海之西,国端吐谷浑,或有归中国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吐谷浑,本辽东鲜卑也。西晋时,酋帅徒涉归有二子,长曰吐谷浑。永嘉
读音:Hésùdá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qǐ sì【源】 隋、唐时靺鞨酋有乞四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靺鞨系隋、唐时东北地区的一个部落,分布于黑龙江、松花江、牡丹江地区。在周时称肃慎,汉、魏时称挹娄,南北朝时称勿吉。靺鞨共有七部
读音:Yángyú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后以采邑为氏者有扬于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 作〔扬干〕(17)、〔杨干〕(19,21),均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
读音:xià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变】 亦作効(91)。【布】 河南舞阳、甘肃定西(62)、台湾台北(6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效坦斋,河南舞阳人,清末革命党人(234)
读音:Bóhé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即金时蒲古里氏。凡三派,出黑龙江、珲春、爱瑚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博和理〕(260)。②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库潭保之妻为博和里氏(260
读音:Kǎmǔ门巴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属历史上之父系氏族。后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。
读音:Hó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喇、长白山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洪氏(180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满洲弓匠留住之妻为洪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
读音:Fénghó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