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禽
【源】 唐时党项族以姓别部,有米禽氏(7,11,17,60)。党项,羌人一支,南北朝时散处今青海东南部和四川松潘以西地带,唐时大部分党项人迁到甘肃、宁夏、陕北一带,北宋时建立以党项羌为主体的西夏政权(84)。【变】 《宋史》作〔来禽〕(54)。
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 《唐书》 注云: “党项以姓别部,有米禽氏。”
【源】 唐时党项族以姓别部,有米禽氏(7,11,17,60)。党项,羌人一支,南北朝时散处今青海东南部和四川松潘以西地带,唐时大部分党项人迁到甘肃、宁夏、陕北一带,北宋时建立以党项羌为主体的西夏政权(84)。【变】 《宋史》作〔来禽〕(54)。
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 《唐书》 注云: “党项以姓别部,有米禽氏。”
读音:Sāng【综】丧之异体字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L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Kězúhún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姓。后改为朱氏。郡望: 河南。”
读音:Lājīpǔ彝族姓氏。原意为“折枝之族”。相传其祖先结婚时,骑马至女家迎娶,被路边水冬瓜枝挂着,因以为婚兆,遂折冬瓜枝为该族之表征。后以为姓,或改为汉姓“张”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
读音:Lífēi【源】 西羌姓(60,62,63)。同荔菲氏(12,60)。【变】 亦作荔非(7)、利非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与荔菲同承”。《姓氏
读音:qú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康叔之后(60,62)。②周大夫渠伯纠之后(6,12,17,62)。【望】 雁门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渠孔,春秋时卫康叔之后(6
读音:xiū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脩为修之异体,作为姓,与修同源,但后世已分为二姓。【望】 永平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脩炳
读音:Mó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,62)。谟箇为西夏官名,或以官为氏,见《西夏书事》(101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南之益阳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,其注
读音:Yánbùcǎo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雅克布哈岱”。
读音:Lǔ鲁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封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于鲁,后鲁国被楚国灭亡,子孙以国为氏。鲜卑族中也有以鲁为姓者。古鲁国,包括现在山东西南部及江苏沛县、安徽泗县一带。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