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òu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帝相遭有穷氏之难,其妃后缗方娠,自窦(即孔穴)逃出,奔有仍(故城在今山东济宁)而生少康,少康生二子曰杼、曰龙,龙于中兴后留居有仍,遂为窦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古地以窦名者甚多,窦氏必以地为氏(60,62)。③魏晋时氐人姓(60,242)。④河南窦氏,源出鲜卑没鹿回部。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之孙勤,魏穆帝赐姓纥豆陵氏,勤之五代孙岩随北魏孝文帝徙居洛阳,遂为洛阳人,并改纥豆陵氏为窦氏,见《魏书》(70,242)。⑤东晋末后秦姚苌时,南羌有窦姓,见《晋书》(242)。⑥傈僳族怒饶时氏族名,汉姓为窦(150)。⑦蒙古、满(344)、怒(222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观津、河南、扶风、河西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2%.尤以江苏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窦姓人口21%。【人】 窦犨,春秋时晋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其人数虽不很多,但分布很广,南北方皆有。除汉族而外,蒙古族、怒族、彝族、傈僳族、侗族等均有窦姓。今北京,辽宁之沈阳,河北之魏县、河间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云南之路南、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其源不一: ①系出姒姓,夏少康王之后裔。夏王相 (禹子夏启的重孙)遭有穷之难而被杀。 其妻后缗有孕, 自窦 (狗洞) 逃出奔归有仍,而生少康。少康中兴,其子杼龙留居有仍,遂以窦为氏。②为 “窦公” 氏所改。战国时魏有窦公,后以 “窦公” 为氏,或改为单字姓 “”。③乃“纥豆陵” 氏所改。纥豆陵氏为代北地区之三字姓。北魏孝文帝令其改为单字姓 “”,此乃截取“纥豆陵”之第二音节“”,并谐汉姓 “” 而得。④出自历史上之氐族。《魏志》 载有氐王窦茂,其后裔即以窦为姓; 或改姓 “”,音仍为dòu。⑤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古地以窦名者甚多,窦氏必以地为氏。”

汉代有窦国、窦宪、窦武; 唐代有窦建德; 明代有窦承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類

    读音:Gānlèi【源】 干类,古诸侯国,以国为氏(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于类〕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青阳取干类氏,生少昊,后有干氏、类

  • 读音:suò缩,姓,《战国策》:魏缩高。(见《正字通》

  • 读音:Zhòu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阳泉,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胡錫

    读音:Húxī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辉发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瑚锡”。

  • 御鱼

    读音:yù yú宋微子之后有御鱼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公禱

    读音:Gōngdǎo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Qì【源】 见《纂要》(21)。【变】 亦作㫓(17,62)。【望】 陇西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暣,古气字,见《纂要》。” 《姓氏词典

  • 裕瑚嚕

    读音:Yùhúl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一派,出裕瑚噜、讷殷、安褚拉库、塔思哈河、长白山、乌喇、黑龙江、洪科、吉林乌喇、英额和罗、呼尔哈等地(23,63,180,260)。以地名为氏(23)。 【

  • 格勞

    读音:Géláo景颇族姓氏。瓦切娃时景颇二十六姓之一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瑞木

    读音:Ruìmù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(68,261)、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