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
【源】 周宣王时卿士仲山甫之后,避仇改为种(6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种嵩,东汉时河南洛阳人,官至司徒(6,17,21)。种师道,宋时洛阳人,累官京畿河北制置使(61)。
仲山甫之后,避仇改为种。(见《姓源》)
种氏,本种氏,或言仲山甫之后,因避难改为种,望出河南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次为氏》)
▲<汉>种劭,洛阳人,献帝时为益州刺史。<宋>种放,洛阳人,左司谏。<明>种云龙,咸宁人,正德中南宫知县。
【源】 周宣王时卿士仲山甫之后,避仇改为种(6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种嵩,东汉时河南洛阳人,官至司徒(6,17,21)。种师道,宋时洛阳人,累官京畿河北制置使(61)。
仲山甫之后,避仇改为种。(见《姓源》)
种氏,本种氏,或言仲山甫之后,因避难改为种,望出河南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次为氏》)
▲<汉>种劭,洛阳人,献帝时为益州刺史。<宋>种放,洛阳人,左司谏。<明>种云龙,咸宁人,正德中南宫知县。
读音:Dáxī【源】 ①达奚,代北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唐开元末,达奚部落皆叛,见《唐书·封常清传》(27)。②北魏献文帝弟之后为达奚氏(6,9,12,27,44)。一说,孝文帝以献文帝第三兄之后为达奚氏
读音:Xiūníyǎ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罗柱之妻为秀尼雅氏(260)。
读音:Dòushuǐ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ò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1,12,21)。【望】 平阳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ìhu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宋有地华加罗”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Gādū现行珞巴族姓氏。出自石鲫氏族,系出苏龙部落,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Kāngli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攸县有此姓(283)。
读音:Nādàn鄂伦春族姓氏,出自柯尔特依尔 “哈拉”。“那旦”,鄂伦春语之音译,汉意为七个,以此纪念以七张貂皮买了妻子之事,并以命族,以族为氏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那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
读音:gōng zǐ【源】 春秋时各诸侯国之公子之后,有以公子为氏者(12,21,60)。【变】 春秋时鲁顷公之裔汉公子宽后改公孙氏、复改姬氏(17)。【人】 公子宽,鲁顷公之裔,汉时封褒鲁侯(17)
读音:Dōnglú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姓,见《广韵》(27)及《魏书》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 “后魏时虏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