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落那
【源】 破落那氏,大宛(古西城国)之后(6,12,21,27,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那氏(6,12,27,60)。②作〔被落那〕(21),误。亦作〔那破落〕(416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大宛之后,改为那氏。”或改作“郍”。
【源】 破落那氏,大宛(古西城国)之后(6,12,21,27,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那氏(6,12,27,60)。②作〔被落那〕(21),误。亦作〔那破落〕(416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大宛之后,改为那氏。”或改作“郍”。
读音:Luó’é【综】 四川、甘肃地区白马人姓。白马语“罗俄”义为牛头,汉姓为刘(220)。
读音:Yìqǐliè【源】 ①元时女真人姓(57)。亦乞烈在辽时为敌烈氏,以部为氏。元时为蒙古迭儿列斤部一支,游牧于额尔古纳河附近(397)。至明、清,又改称纽祜禄氏(180,181)。②元时琳沁巴丹
读音:qū tū【源】 鲜卑人姓(242)。南北朝时东部宇文部之别种库莫奚之姓,原居今河北围场境,后徒昌黎,即今辽宁朝阳。北魏登国十年始归魏,至孝文帝时改屈突氏为屈氏,后至西魏时又复旧姓为屈突(70,
读音:Yóujiā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鸟枪护军色青额之妻之尤佳氏(260)。
读音:Kǎiliè【源】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,清时称喀喇,为部落名,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。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 ①亦作克烈(79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喀喇(24)。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,凯
读音:Zhǔwēi【源】 主偎系金时女真一部,又作〔主威〕、〔烛偎〕,以居烛偎水得名,烛畏水即今黑龙江萝北佛山附近的札伊芬河。以部为氏(426)。
读音:Éyī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西夏有武功大夫额伊德昌。
读音:Bǎ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ǎwú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四川甘洛尔吉家,今居四川汉源(132)。
读音:Ān/Au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