燮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0,62)。燮父之后有燮氏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燮元图,宋时湘潭人,咸平进士,三台御史(21,60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出燮父之后。”燮父,唐尧之后,姓伊祁氏。
宋代有燮玄图,御史(按:或作“燮元围”,咸平进士); 元代有燮理翰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0,62)。燮父之后有燮氏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燮元图,宋时湘潭人,咸平进士,三台御史(21,60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出燮父之后。”燮父,唐尧之后,姓伊祁氏。
宋代有燮玄图,御史(按:或作“燮元围”,咸平进士); 元代有燮理翰。
读音:Hánlā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古侯旺张家支(375)。
读音:K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īqiū【源】 菑丘,春秋时齐地(故城在今安徽宿县东北60里),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菑邱〕(17)。【人】 菑丘䜣,春秋时齐勇士,见《史记》(9,17)。历史上
读音:yǒu gé【源】 有鬲,夏时诸侯国,以国为氏。寒促杀夏帝相,其臣靡奔有鬲氏(故城在今山东德州北有鬲故城)(7,17,24)。一说,仲康封弟叔能于河洛(指黄河、洛水两流域之地),曰有鬲氏(60)
读音:Duōluów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回纥九姓,三曰咄罗勿。” (按: 《白孔六帖》作 “啒罗勿”。)
读音:hóu yǐn【源】 南北朝时贺兰之余部有侯引氏,见《魏书》(60,62,24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俟引〕(60,62)。【人】 侯引七发,北魏太祖时贺纳部将,见《通鉴》(24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
读音:Āsū【综】 ①金时女真人姓阿速氏,清时改译为阿苏。正白旗满洲马甲伍三泰之妻为阿苏氏(260)。又,清正白旗蒙古马甲六十之妻为阿素氏(260),〔阿素〕似即阿苏之异译。 ②四川雷波上田
读音:Zhāng【源】 鄣,春秋时小国,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鄣城集,后灭于齐。或其后以国为氏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当与章姓同源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,其注
读音:Yóu/Yu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D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山西汾阳有此姓(27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