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ī

【源】 ①齐太史激之后(12,15,17,60)。激为齐之莒人,齐王法章登位时,立激女为后,激亦作敫(62)。②宜为激里且之后,或亦出于激公宜(60)。【变】 亦作敫(62)。【望】 淮南(62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山东滨县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激章,汉时淮南人,见《弇州山人稿》(21)。激如,晋时人,见《晋书·王猛传》(11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石家庄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齐太史激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。③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宜为激里且之后。”③又云: “或亦出于激公宜。”

汉代有激章; 晋代有激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ǔ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南齐书》收载并注此音。“南朝齐有䓯僧达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音dú,未注明其为姓。

  • 读音:Ruò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mě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鄠县(故城在今陕西户县北)有渼陂,居其旁者以为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《姓氏考略》亦载。其注云: “鄠县 (

  • 絲古普

    读音:Sīgǔpǔ彝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神名族”,以为姓,后或改单姓李、余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侯叟

    读音:hóu sǒu【源】 春秋时已姓国(故城在今河南唐河)国君叔安之后有侯叟氏(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

  • 读音:Zhuà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注称: “五代时有拽里敦、拽刺;宋有拽臼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hú【源】 ①本姓邹,后去邑为刍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战国时楚考烈之庶子负刍,立四年,秦始王之将王翦败楚师于蕲(故城在今安徽宿县)后破楚国,虏负刍,楚遂灭,后人以刍为氏(60,62)。

  • 读音:Yī【源】 见《千家姓》(418),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【望】开封(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dé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以谥为氏(15,60,62)。②汉时西域有德若国,或后人以国为氏(15,60,62)。③清满洲人爱新觉罗氏之裔有改德氏者(180)。④达斡尔族姓。德

  • 尼格勒

    读音:Nígél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富尔呼村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富尔呼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