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Pǔlā珞巴族姓氏。出自阿帕塔尼部落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qīng【源】 ①战国时赵相虞卿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,60)。②周宣王时仲山甫食采于樊,封爵为侯,为周卿士,其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③项羽之将卿子将军宋义之后(7,1
读音:lèi青阳娶干类氏,生少昊,后有类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Qí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台北、台中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ǎ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宋时丹眉流国使臣有打吉、打腊,见《宋史》(60,62)。【布】 清时四川有此姓(60,62)。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
读音:Chūnqiū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jiē【源】 汉时揭阳定之后,改为单姓(60,62)。汉武帝时,定以南越揭阳令降,封安道侯。【望】 豫章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尤以江西多此姓。【人】 揭镇,唐时青州刺史(15,21
读音:Mín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郑樵云: “夏时诸侯,子孙以国为氏。今济州金乡有古缗城。”夏后相之妃有缗氏。后缗,有仍国之女。有仍,在今山东济宁。明代有缗恒
读音:xiǎo【源】 ①小氏宜出于小颢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亦有小氏,小惟子是也,见《左传》(60,62)。③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安徽淮南(362)
读音:běi máo【源】 系自子姓,见《世本》(4,7,60)。即北殷氏(4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北髦〕(4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世本》 ‘北髦氏,子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