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
【源】 黄帝之后有旋氏,即儇姓(60,62)。【布】 广东新丰(296)、顺德(363)、台湾新竹、桃园、屏东、台北、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旋善,明时江苏江都人,宣德贡生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澄海,山西之临汾,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黄帝后有旋氏,即儇姓也。” 明代有旋政,新喻人; 又有旋善,宣德贡士。
【源】 黄帝之后有旋氏,即儇姓(60,62)。【布】 广东新丰(296)、顺德(363)、台湾新竹、桃园、屏东、台北、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旋善,明时江苏江都人,宣德贡生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澄海,山西之临汾,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黄帝后有旋氏,即儇姓也。” 明代有旋政,新喻人; 又有旋善,宣德贡士。
读音:Fǒumè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即不蒙氏。”《辞源》音fōumèng。不蒙蛾,亦作“不梦蛾”。
读音:gòng shū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有共叔氏(6,12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。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。”郑伯克段
读音:Pǔchúpǔ彝族姓氏,本氏族名,遂以为姓。后改为单姓 “普”。盖取其首音,谐以汉字“普” 而得;又,“普除普”乃彝语“布氏族”之音译,或以其汉意“布”谐 “普” 字而得。见 《中国
读音:xué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Hú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壶邑(故城在今山西长治东南壶口关),因以为氏(12,15,17,60)。②壶丘氏之后有壶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 【望】 黎城(17,418)。【人】 壶叔,春秋
读音:Sū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āo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辽、金人之姓(60)。今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(344)。【布】 陕西(92)、山西平陆(298)、河北隆化(344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安徽怀远
读音:Zǐ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傈僳族有此姓。此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ōng yě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周时宋微子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,12,17,60)。 ②汉时西羌别种党项羌有中野氏(60,62)。 【人】中野彪,春秋时楚文王御史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读音:Xiàjūn【源】 春秋时晋栾黡为下军大夫,治下军,其支孙以为氏(6,12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左传》晋栾黡为下军大夫,支孙因氏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