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á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宣王之子尚,幽王时封为扬侯(扬,故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15里),其后以为氏(12,21,60)。一说,春秋时霍、扬、韩、魏皆周同姓之国。扬为晋所灭,晋封与羊舌氏作采邑,有铜鞮、扬氏、平阳三县(12,60)。汉时扬雄之祖出自周伯侨,以支庶食采于晋之扬,因氏焉(17,12,21)。②土家族姓(387)。【望】 天水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吉林省多此姓。【人】 扬季,汉时庐江太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上饶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“姬姓,周宣王子尚义,幽王时封为扬侯,为晋所灭,其后氏焉。” “或曰周景王之后。” “一云唐叔虞之后,至晋武公孙子齐; 生伯侨归,周天子封扬侯。然传言虞、虢、焦、滑、霍、杨、韩、魏皆姬姓之国,为晋所灭,以为羊舌氏之邑,此其明也。扬雄《自叙》 云: ‘伯侨不知周何别也。’ 又云: ‘晋武公子伯侨生文,文生突,羊舌大夫也。’ 又云: ‘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,凡三县: 一曰铜鞮,二曰扬氏,三曰平阳。突生职,职生子: 赤、肸、鲋、虎、季夙。赤,字伯华,为铜鞮大夫。生子容; 肸,字叔向,亦曰叔誉; 鲋,字叔鱼; 虎,字叔罴。号羊舌四族。叔向,晋太傅,食采扬氏。其地平阳扬氏县是也。叔向生伯石字食我,以邑为氏,曰扬石。党于祁盈,盈得罪于晋,并灭羊舌氏。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,遂居华阴。’ 又有扬突,后周赐姓独孤氏,隋复本姓; 又有莫胡卢氏改为扬氏。又,炀帝诛扬元感,改姓为枭氏。”综上所述,扬氏之源有三:①周宣王 (或曰周景王) 之后以国为氏,系出姬姓;②或出姬姓之羊舌氏: 羊舌肸之孙扬石我以邑为氏;③北魏莫胡卢氏改为单姓扬。又,古扬、杨或通,后世分为两姓; 又,或改为鲜卑姓独孤氏; 或改为枭氏。

汉代有扬雄、扬乌; 宋代有扬无咎、扬避举; 明代有扬光休,永乐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開趙

    读音:Kāizhào历史上罕见 “复姓” (按: 今或称之为 “璧联姓”)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 “开” 引《朝野杂记》 云: “宋赵山,增姓为开赵山。” 既为“增姓”,原之赵姓并不废

  • 長生

    读音:Chángshēng【源】 见《耿介随笔》(63)。【望】 济阳(63)。

  • 烏永那

    读音:Wūyǒngnà鄂伦春族姓氏。出自白依尔哈拉,原为分开之意,为避免争斗而分族。遂以“乌永那”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
  • 根蒙

    读音:Gēnméng【综】佤族姓。以祖先之名为氏,世居云南西盟永广寨(160)。

  • 读音:yè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4)。相传古有术士,善于炼化,能作汤液,后代因以为氏(7,11,17,21,60)。②液,县名,故城在今山东掖县。以邑为氏(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,41

  • 衞慕

    读音:Wèimù【源】 西夏党项一部,以部为姓。【变】《东都事略》称〔米母〕,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作〔默穆〕(101)。【人】西夏景宗李元昊之母为卫慕氏(24,40)。卫慕山喜,西夏党项卫慕部人,谋刺元

  • 读音:Qì/Chih,Ch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

  • 盧佳

    读音:Lújiā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鸟枪护军二达色之妻为卢佳氏(260)。

  • 彤城

    读音:tóng chéng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夏禹之后分封,以国为姓有彤城氏(11,17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肜城(62),亦作〔彤成〕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

  • 叔熊

    读音:Shūxió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考》 注云: “源于楚之先族祝融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