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曳固
【源】 隋、唐时回纥外九部中,其第四姓为拔曳固氏(17,60,62)。其先为拔也部(60)。【变】亦作〔拔野古〕、〔拔野固〕(17,60)。
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唐书》 云: “回纥九姓,四曰拔曳固氏,亦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。” 详见 “拔也” 条。又,《姓氏词典》亦注:“又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古,为中国古民族铁勒诸部之一,唐天宝以后居回纥,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者。”
【源】 隋、唐时回纥外九部中,其第四姓为拔曳固氏(17,60,62)。其先为拔也部(60)。【变】亦作〔拔野古〕、〔拔野固〕(17,60)。
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唐书》 云: “回纥九姓,四曰拔曳固氏,亦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。” 详见 “拔也” 条。又,《姓氏词典》亦注:“又作拔野古、拔野固、拔也古,为中国古民族铁勒诸部之一,唐天宝以后居回纥,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者。”
读音:qié【音】 又音加(Jiā)(88)。【源】 西夏人姓,见《宋史》(40,60)。罕东卫(故城在今甘肃敦煌东南)之姓,见《字汇补》(60,80),盖以地为姓(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අ
读音:Zuǒshǐ【源】 左史为周时官名,古时记行之官,以官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6,7,12,60)。【人】 左史倚相,春秋时楚人(4,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周时官名
读音:Wūlán【源】 屋兰系汉时县名,故城在今甘肃山丹西北。盖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屋兰储,汉时北匈奴人(60,62)。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、其注引 《汉书·地理志》
读音:Lín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玛、蜚悠城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后改为林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其源不一: 一世
读音:shǐ lí bó luó与“失利波罗”同。
读音:Mǔ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齐宣王田辟疆封其弟弟于母仰,他“远本胡公,近取母邑”,赐姓“胡母”,后母姓由此分出。母姓发源于山东,汉唐时期在山东东部形成望族,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。母姓历史
读音:Élíng【源】 女娲氏臣娥陵氏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苑》 亦收,其注云:“以祖辈名
读音:zǐ gēng【源】 系自姓,春秋时楚令尹公子午,字子庚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5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羋姓。楚
读音:chéng gó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昭王之子成公男之后有成公氏(7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成公之后,以谥为氏(12,17,60)。 【人】成公绥,晋时东郡白马人,中书郎(21)
读音:zhū ér齐后有诸儿氏。(见《路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