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莊
读音:Chángzhuāng
【源】 见《姓觽》(17)。【人】 常庄谈,战国时赵襄子之臣(11,17,62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“战国时赵襄子臣有常庄谈。”
【源】 见《姓觽》(17)。【人】 常庄谈,战国时赵襄子之臣(11,17,62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“战国时赵襄子臣有常庄谈。”
读音:Kè/Keh【综】 源出不详,广西合山有此姓(367)。
读音:jiāo【源】 ①浇(夏时寒促之子)之臣椒,浇使求少康者,见《左传》。其后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,食邑于椒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),谓之椒举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
读音:qì fú lì【源】 南北朝时高车十二姓之一为泣伏利氏(49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 “高车十二姓,一曰泣伏利氏。”
读音:jué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Kūwúyǐ羌族姓氏。本房名,因以为姓。羌语称“狗”为“哭”,或取其汉意“狗”音谐以汉姓“苟”而为单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羌族》。
读音:Zhuāng/Juang,Jwang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Héy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华大字典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乃 “纥干” 之误,盖“干”、“于”形近而讹,参见 “纥干” 条。)
读音:Dù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或以度氏加水所改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北京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为度氏所改”,可资参考
读音:jié洁,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Hé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和特氏(259,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