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ī

【源】 ①古者掌乐之官曰师,因以为氏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②周时师尹(太子之相称师尹)之后,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7,60)。③师,乐人瞽者(瞎子)之称。自春秋时晋师旷之后,始以为氏(6,7,12)。④金时尚书右丞师安石,原姓尹,为避国讳,改尹姓为师氏(24)。⑤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太原、琅邪、平原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师涓,商纣王时人,为纣作新淫声,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(1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北京,内蒙古之乌海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安徽之泾县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蒙古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师,乐人瞽者之称……”以官为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谱》亦云:“古者掌乐之官曰师,因以为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风俗通》又注:“周师尹之后。”师尹,《辞源》注有二义:(一)“众官之长。大夫官。《书·洪范》:‘卿士惟月,师尹惟日。’《国语·鲁下》:‘师尹维旅牧相,宣序民事。’”依此,则当以官为氏,然与乐师之师不同源。(二)“指周太师尹氏。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‘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’(传):‘师,太师,周之三公也;尹,尹氏,为太师。’”依此,亦以官为氏,系出尹姓。③又,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:“金师安石,本姓尹氏,避国讳改为帅氏。”(按:查金代君主完颜氏未见有名“”者,姑录以备考。)④郑樵又注:“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师氏。”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避讳》,司马师为司马懿长子,武帝司马炎代魏,追尊司马师为景帝,司马昭为文帝。望出琅琊,平原,太原。

春秋时晋有师旷;鲁有师乙;郑有师悝、师触、师蠲、师茷、师慧;汉代有师丹,东武人,哀帝时为大司空;宋代有师范、师维藩,又有师颃,翰林学士;明代有师宾;清代有师帝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齊格里

    读音:Wūqígélǐ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,乌齐格里倭仁,清蒙古正红旗人,道光九年进士,累官文华殿大学士、工部尚书(61,72,254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

  • 投壺

    读音:Toúhú【源】 系自晋中行氏,春秋时晋中行穆子相其君景公,会诸侯,与齐侯晏投壶(一种游戏),穆子举矢曰,寡君中此为诸侯师,中之,时人称焉,后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7)。【变】 后

  • 子言

    读音:zǐ yán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季平之子昭伯,字子言,其后以为氏,见《世本》(6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姬姓,鲁季平子生昭伯字子言其后也。本季

  • 读音:huì陆终第六子会之后,妘姓。(见《风俗通》)皋陶之后有会氏。(见《路史》)▲<汉>会栩,武阳令。

  • 读音:rú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公子班,字子如,见《左传》。郑公族多以王父字为氏(60)。②雁门如氏,源出蠕蠕族(242),其先为代北如罗氏,后改为如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2,17,27)。【望】

  • 侯叟

    读音:hóu sǒu【源】 春秋时已姓国(故城在今河南唐河)国君叔安之后有侯叟氏(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

  • 读音:Yù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大同、临汾,广东之新会、澄海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

  • 读音:cái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北京、广东、陕西(92)、河北乐亭(33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基隆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材致,宋时曾知韶州(故治在今广

  • 阿魯刺惕

    读音:Ālǔlàtì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乃《清通志·氏族略·附载蒙古八旗姓》所收之阿鲁特氏之别译,姑兼收以备考。)

  • 读音:Rǔ汝姓来源于地名。周平王分封功臣和王族,其小儿子被封于汝川,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名为姓氏。汝姓早期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南部。汝姓历史人物有明末清初画家汝文淑,所画山水、草虫,无不绝妙。时人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