峗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云南东川(380)、四川安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峗开发,清乾隆庚辰举人(23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汉族姓氏。《万姓统谱》援引 《姓苑》 亦收。峗,山名,以山为姓。或称: “峗,即三危” 之组合字,三危山在今甘肃敦煌东南。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今四川有此姓。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》 第一辑有峗美灿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音wéi,未注明其为姓。
清代有峗开发,乾隆庚辰举人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云南东川(380)、四川安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峗开发,清乾隆庚辰举人(23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汉族姓氏。《万姓统谱》援引 《姓苑》 亦收。峗,山名,以山为姓。或称: “峗,即三危” 之组合字,三危山在今甘肃敦煌东南。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今四川有此姓。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》 第一辑有峗美灿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音wéi,未注明其为姓。
清代有峗开发,乾隆庚辰举人。
读音:Shāchì【源】 唐时北蕃酋帅姓(60),为三韩旧族(242)。一说,唐时百济国人有沙叱氏,见《姓苑》(9)。【变】 亦作〔沙咤〕(7,9)、〔沙吒〕(6,11,12)。【人】 沙叱忠义,唐武
读音:Jù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新竹(68,261)、内蒙古宁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郡敬,明
读音:Dǒ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1)。【望】 临海(17,418)。【布】 清时浙江临海(12,21),今浙江开化(310)、余姚(289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读音:Zuǒ【源】 ①汉族姓,明时已有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②满、蒙古(344)、黎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佐皓,明时博兴人,正统中任登封县丞(15,21)。现
读音:G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ào【源】见《千姓编》(15,21,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或以水名为氏,河北有瀑河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千姓编》并《万姓统谱》俱予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亦收,其注云: “极罕见
读音:Yǎo/Yeau,Yau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zu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60)。史官纂述者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唐时义兴(故治在今江苏宜兴)有此姓(6,60)。今台湾高雄、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纂严,汉高祖时
读音:gōng shān【源】 春秋时鲁公族有此姓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公山不狃(一作“弗扰”),春秋时为鲁季氏宰(7,9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读音:Jíjī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载,其注称: “宋有汲津丹尊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