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剌歹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乌拉岱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乌拉岱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xiān【音】 亦音线(Xiàn)(17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隰叔初封于先,故以为氏(17,60)。②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仆蛮寨(今景洪东南勐罕地域)土目为先氏(253)。【望】 绛郡、河东(17
读音:Áotuō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本金代女真族姓氏。或译作“奥敦”、“奥屯”,至清,融为满族,或译作“鄂托”。世居赫图阿拉、叶赫、乌喇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Lù逯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自嬴姓,秦国公族有大夫封于逯邑,其后人以封邑名为姓。二是源自芈姓,东周时楚国公族有逯氏。逯姓发源于陕西、甘肃一带,以广平郡(河北鸡泽)、临河郡
读音:Wūmùkètú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阿吉素之妻为乌木克图氏(260)。
读音:Xiéménɡ【源】 关西复姓,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,63)。
读音:Xīwáng【源】 以地为氏。即《尔雅·泽地》中四荒之西王母国(7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新序》云:“子夏曰:‘禹学于西王国。’”(按:古西羌
读音:Duàn【源】 黄帝庶子姞姓之裔封于断,晋地有断道(故城在今山西沁县西之断梁城)是也,后以国为氏(4,17,60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阳
读音:Yètíng【源】 汉桓帝之皇后为掖庭氏,见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·亳氏释》(63)。或负责掖庭之官之后,以官为氏。
读音:Koù/Kow【综】 或系寇姓省笔。今台湾台中、花莲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台湾地区分寇、冦为二姓。
读音:Wúgōu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王蚡冒生薳章,为王子无钩,以号为氏(5,6,12,15,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无鉤〕(11,17,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