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ì

【源】 ①炎帝厉山氏之后(17)。②系自姜姓 。春秋时齐厉公之后(12,17,60)。③古厉国在义阳随县(今湖北随州)北之厉乡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60)。④三国时吴之宗氏,夏口都督孙秀,见恶于吴主孙皓,遂奔晋,孙皓追改孙秀之姓为厉氏,见《三国志·江表传》(12,17,60)。⑤唐宗室新兴王李晋参与太平之谋,被诛,改姓厉(15,60,69)。【变】 亦作��(12,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望】 范阳(17,60,418)。【人】 厉温敦,汉时义阳侯(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湖南之芷江、河北之黄骅、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或作 ‘�� ()’, 姜姓。 《风俗通》: ‘齐厉公之后。’” 此以谥为氏。②郑樵又注:“ 《吴志》孙皓以孙秀奔魏,改姓厉氏。今东阳多厉氏。”③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厉国,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,以国为氏。” 古之厉国,当在今湖北随县北三十五里之厉山店。④又据 《唐书》 云: “唐玄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。”则此由李姓所改。(按: 李晋与太平公主谋反,事发被诛,改其姓为 ‘厉’。)

汉代有厉温; 唐代有厉玄; 后梁有厉归真; 明代有厉升, 青田知县; 清代有厉鹗, 钱塘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ín【源】 汉时蓼侯孔藏之子琳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史记·汉高祖功臣年表》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

  • 读音:Jiāng江姓的来源有三个,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嬴姓,伯益之后。伯益的后裔受封于江陵,成立江国。春秋时江国被楚国所灭,江国子孙以国名江为姓,遂有江姓。二是出自翁姓。宋初,福建人翁乾

  • 读音:zài【源】 ①见《奇姓通》(20、21)。②彝族姓(130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广东新兴(31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巍山(130)、台湾台北(64,6

  • 读音:Sī【综】 上林中磃氏馆,见《前汉书·郊祀志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汉宫苑有磃氏馆,或以为氏; 又,疑后世以其有“磃氏”字样,遂将宫名误

  • 读音:Bī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桓王之后有宾氏(17,60)。②晋靖侯之孙奕宾之后(15,60)。③春秋时齐大夫有宾氏(17)。④明、清时云南保山县崩戛喧土官为宾氏(242)。【变】一作〔賔〕(9,

  • 㳿

    读音:Xiè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龙龛手鉴》云: “㳿, 姓也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閭丘

    读音:Lǘqiū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族有闾丘氏(17)。一说,齐大夫闾丘婴之后(3,60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国闾丘氏食邑于此,故以命氏,见《尚友录》(12,60)。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北漆

  • 阿不罕

    读音:ā bù h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系白号之姓(71)。【变】 ①金时亦作〔阿不哈〕、〔阿弗罕〕、〔呵不哈〕(56,71)。 ②清时又改译为阿布哈(24,260)。 ③汉姓为田(71)。【望】

  • 達勃

    读音:Dábó【源】 代北姓(60)。即达步,亦即达薄干之省译,为高车人之姓(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褒氏,又有改为裒氏(6,7,17,27,60)。古时褒、裒相通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通志

  • 鬬比

    读音:Dòubǐ【源】 楚斗伯比之孙耆仕晋,因以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7,17,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