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若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国季孙宿武子之子公亥,字公若,其孙藐,以王父字为氏(7,17,21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姬姓,季武子之子公亥字公若。其孙藐以王父字为氏。”季武子,即季孙宿,春秋时鲁大夫,公族。故公若氏出自姬姓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国季孙宿武子之子公亥,字公若,其孙藐,以王父字为氏(7,17,21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姬姓,季武子之子公亥字公若。其孙藐以王父字为氏。”季武子,即季孙宿,春秋时鲁大夫,公族。故公若氏出自姬姓。
读音:Ché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台湾(63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Hēihé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喇嘛之妻为黑和氏(260)。
读音:Xīdǒul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姓觿》注云:“此姓后改为索卢氏。”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奚什卢”。盖什、斗形近似而讹误。真伪莫辨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Yí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有载,其注“崟” 称:“又作崯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Wúmèi赫哲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以为氏。“吴昧”,乃“吴勒敏” (按: 疑今作“诺敏”)之别译,河名,居此者因以名族,以族为氏。遂有吴昧哈拉 (姓)。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赫哲族》。
读音:Zh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宋代有至永寿。
读音:guī【源】 相传舜后有圭国,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圭,或即古圭戎地,在今甘肃天水西南。【变】 一作邽(17,60)。【望】 陈留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【人】 春秋
读音:Yí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东(64)、江苏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Mùshī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纽双家支,四川布拖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/Eh,O【源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