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顏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源自辽时乌丸部,后称乌延部,以部为氏。兀颜即乌延之异译(7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朱氏(13,71)。【望】 陇西(60,71)。【人】 兀颜讹出虎,金时隆安府猛安人,大定中进士,任汾阳军节度使(21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汉姓曰“朱”。陶宗仪《辍耕录》收载, 未道其详。清代满族有颜氏,疑即金代女真兀颜氏之后裔。
金代有兀颜·思可,降安路猛安人,安化军节度使; 又有兀颜·讹出虎,武宁军节度使。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源自辽时乌丸部,后称乌延部,以部为氏。兀颜即乌延之异译(7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朱氏(13,71)。【望】 陇西(60,71)。【人】 兀颜讹出虎,金时隆安府猛安人,大定中进士,任汾阳军节度使(21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汉姓曰“朱”。陶宗仪《辍耕录》收载, 未道其详。清代满族有颜氏,疑即金代女真兀颜氏之后裔。
金代有兀颜·思可,降安路猛安人,安化军节度使; 又有兀颜·讹出虎,武宁军节度使。
读音:Qí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贵州之三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布依族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上海(92)、四川邻水(390)、云南东川(380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按: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载:“茹g
读音:Tūqíshī【源】 唐时部落名,以部为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姓黄、黑等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乃西突厥十姓之一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唐书》 注云: “以部落为氏
读音:Zhāngmù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载佤支系,汉姓为张(166)。一作〔张牟〕(168)。
读音:Fóyuèmó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纳散泰之妻为佛岳谟(260)。
读音:Cú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山东之东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东平县公安局提供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huǎn jī缓稽氏改为缓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yǒu shēn【源】 汤先娶有莘氏女为妃,见《史记·帝王世纪》(60,62)。古莘国亦称有莘,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。【变】 亦作〔有侁〕(17)、〔有辛〕(17)、〔有㜪〕(17,
读音:Àizézī现行维吾尔族姓氏。未详其源。今有赛福鼎·艾则孜,全国人大副委员长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维吾尔族》。
读音:Fēng【源】 黄帝之臣逢伯陵之后,有逢氏、蠭氏(8,17,60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、云南之兰坪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