俟力伐
【源】 突厥大官有俟利发、亦作俟利伐,其位仅次于特勒(《隋书·突厥传》)。俟力伐当以官为氏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时改为鲍氏(7,9,17,27,70)。 ②一说,后改为俟氏(12,17),或代氏(21)。 ③作〔俟力代〕,似为俟力伐之讹(70)。而作〔俟力戊〕,误(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鲍氏。‘伐’,一作 ‘戊’; 一作 ‘代’,均误。”
【源】 突厥大官有俟利发、亦作俟利伐,其位仅次于特勒(《隋书·突厥传》)。俟力伐当以官为氏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时改为鲍氏(7,9,17,27,70)。 ②一说,后改为俟氏(12,17),或代氏(21)。 ③作〔俟力代〕,似为俟力伐之讹(70)。而作〔俟力戊〕,误(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鲍氏。‘伐’,一作 ‘戊’; 一作 ‘代’,均误。”
读音:Sīxīng【综】 春秋时宋国有司星子韦,见《左传》(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改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īnliǎo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楚大夫辛蓼之后。”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辛蓼”。参见“辛廖”条。
读音:dōng lǘ齐之门名,当时大夫以所居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秦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周有东闾子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Liángm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南北朝时有梁弥承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ā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运城,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椒江市公安局提供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艽,即秦艽,当以菜蔬名为姓。)
读音:Duōluótì【综】 蒙古族姓,明时有多罗土蛮,属蒙古右翼三万户,此姓当出此,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yuán【源】 ①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北),号原伯,春秋时灭于晋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晋灭原,以封先轸,因号原轸,其后以邑为氏(6,12,17,
读音:tài shǐ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太史子馀之后。以官为氏(7,12,21,60)。②春秋时蔡仲之后有太史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62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沈阳等地
读音:Èlèjìs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科尔沁、察哈尔等地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及察哈尔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bá【源】 ①拔,春秋时地名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),以地为氏(62)。②匈奴姓。晋武帝咸宁五年,匈奴都督拔奕虚帅部落归化,见《晋书》(242)。③唐时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,其先出自魏献文帝第三兄,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