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é

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秦国大夫余之后,由余姓转化而来。二是相传汉代有佘山,居民有以山名为姓者。佘、余两姓可能同出一源。

佘姓早期主要繁衍于新安(今安徽歙县)。唐宋年间,福建、江西、江苏、湖南、广东都有佘姓居住。

佘姓历史人物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宋佘太君,其夫杨继业曾率杨家将镇守雁门关,抗击契丹入侵,后为国殉职,杨门一家只剩孤寡十三人,由佘太君率领御敌,传为一时美谈。

佘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九位。
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之后有佘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佘丘氏所改(62)。③古有余字,无佘字,余之转音为蛇,见《姓氏寻源》(26,60,62)。故佘氏出自余姓。④蒙古姓(344)。【变】 唐时集贤院学士佘钦,后改姓余(21)。【望】 南昌(17,21),雁门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等4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佘姓人口77%。【人】 佘文集,隋时考功主事,洛阳人(12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,湖北之监利、利川、老河口,湖南之芷江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彝、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音‘蛇’,从示。唐开元有太学博士佘钦,南昌人。”《姓氏考略》引《姓苑》亦云:“佘,南昌郡人。今新安有之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引张澍之语云:“古有‘余’无‘佘’。余之转音为禅遮切,音‘蛇’。今人妄作‘佘’,非也。”言外之意:佘乃余之讹。亦一家之言也。③钱大昕称:“佘姓音‘蛇’,即《汉书》‘茶恬’之‘茶’省文。”若是,则佘或出自茶姓。④或为畲姓所改。⑤或为折姓所改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”云:“北宋名将杨继业之妻佘太君,实姓折。山西省保德县折窝村有折太君墓。”

宋代有佘起;明代有佘可材,铜陵人,襄阳府学训导;清代有佘熙璋,宛平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hí【源】 帝喾之庶子实沈之后,以名为氏,有实氏、参氏,见《路史》(6,7,9,15,17)。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淮阳(299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、台湾高雄(68,26

  • 读音:yùn汉杨恽之后,其子避难,以父名为氏。(见《茗柯文编》)▲<明>恽厥初,武进人。<清>恽寿平,武进人,画家。

  • 读音:ōu越王无疆之后有讴氏。(见《路史》)越大夫讴阳之后。(见《姓谱》)

  • 读音:bā【源】 ①源出杞姓,东楼公之后。东汉安定太守杞康避董卓之难,改姓把氏(10,11,17,60)。②爬氏亦作把氏(9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高淳(305)、上海嘉定(351)

  • 昭涉

    读音:zhāo shè【综】 汉功臣表有平州共侯昭涉掉尾,以击臧茶功,侯千户。子戴侯种,种子怀侯它人,它人子孝侯马童,马童子昭涉昧失侯。汉元康四年掉尾玄孙涪不更福,诏复其家(7,21)。亦作〔昭沙〕(

  • 吴起夏哩

    读音:Wúqǐxiàli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色得之妻为吴起夏哩氏(260)。

  • 密須

    读音:Mìxū【源】 系自姞姓。黄帝裔孙,商时封于密须(故城在今甘肃灵台西50里),周文王灭之,以封姬姓。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4,17)。【变】 后改为须氏,或改为密氏(12)。历史上罕见

  • 衛東

    读音:Wèidō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其为 “文化大革命” 时所改之姓,取意 “保卫毛泽东”,以此为名者,屡见不鲜; 以之为姓

  • 陳林

    读音:Chénlín【综】 系由陈、林两单姓合成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之复姓。今广东之丰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乃丰顺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其以父、母之姓合而为己

  • 读音:Mèng【源】①系自曹姓。春秋时曹公孙封于梦(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),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③傣族姓。 【布】山东新泰(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