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斋金石文字跋尾
一卷。清翁大年撰。翁大年,字叔均,江苏吴江人。书前无序,书末有民国四年(1915)九月罗振玉跋。翁大年于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与张廷济、刘喜海等人,以金石考订之学著称于当时。据罗跋所述,翁氏所著“古官印考略”、“瞿氏印考辨证”、“古兵符考略”以及“封泥考”诸书,虽已写清目录,书实未成。其《陶斋金石略》仅存跋尾数篇。罗氏从其草稿中辑出,编为此书。书中所辑跋尾共十七篇,有些考释有独到的见解。如毛伯壶跋,翁认为毛白为毛伯合文,证明吴侃叔释“拍”有误,等等。传本为雪堂丛刻本。
一卷。清翁大年撰。翁大年,字叔均,江苏吴江人。书前无序,书末有民国四年(1915)九月罗振玉跋。翁大年于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与张廷济、刘喜海等人,以金石考订之学著称于当时。据罗跋所述,翁氏所著“古官印考略”、“瞿氏印考辨证”、“古兵符考略”以及“封泥考”诸书,虽已写清目录,书实未成。其《陶斋金石略》仅存跋尾数篇。罗氏从其草稿中辑出,编为此书。书中所辑跋尾共十七篇,有些考释有独到的见解。如毛伯壶跋,翁认为毛白为毛伯合文,证明吴侃叔释“拍”有误,等等。传本为雪堂丛刻本。
四卷。明耿定向(1524-1596)撰。耿定向字在伦,号楚侗,黄安(今湖北红安)人。嘉靖进士,擢御史,巡按甘肃。为官清正。《明史》本传载其“举劾无所私”,弹劾严嵩党羽吏部尚书吴鹏及其婿会试行私。万历中
一卷。清叶承宗(详见《孔方兄》)撰。本杂剧借真人写假事,以民间传说为题材。故事大致为:宋时书生石介笃学有志,乐善嫉恶,因犯夜禁,被太师蔡京之弟蔡寄拘押。吕洞宾到蔡府施仙术,变化多端,蔡寄有感,遂放了石
《神农本草经赞》三卷,《月令七十二候赞》一卷。清叶志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叶志诜字东卿,湖北汉阳人。官至兵部郎中。博学好古,为金石专家,收藏颇丰。其子名琛,官至两广总督。叶氏重视养生、针灸之术。著有《观
一卷。清陶绍曾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陶绍曾字仲甫,号微庵,安化(今甘肃庆阳)人。陶宪曾之弟,补县学生员,二十五岁而卒。陶绍曾兄弟,少年有成,遍读经史百家之书。其兄陶宪曾仿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,撰《灵华馆丛稿
三十卷。明陈暹编录。清熊释祖编录。生卒年未详。《前五先生集》为陈暹编录,选明洪武诗人赵介、孙蒉、王佐、李德、黄哲五人之诗。《后五先生诗》则为清熊释祖编录,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、梁有誉、黎民表、吴旦、李
见葛长庚《道德宝章》。
四卷。清顾凤藻(生卒年不详)撰。顾凤藻,字梧生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举人。是书以宋韩元吉所刻《大戴礼记》为主,其中有错则以傅崧卿本订正。是书体例较为谨严。书前有道光元年(1821)夏文焘序,后有自序
六十一卷。清黄之隽(1668-1748)撰。生平详见《香屑集》(辞目)。本集计五十卷,又有补遗二卷,续集八卷,均为黄之隽亲手编订,各有自序。末附《冬录》一卷,为自撰年谱。黄之隽之学,排陆王而尊程朱,观
二卷。清张惠言撰。此书上卷为乾元、日月在天成八卦、庖羲则天成八卦、乾坤六位、乾坤立八卦、八卦消息成六十四卦,下卷为卦气用事、乾元用九、元、中、权、反卦、两象易、系辞引爻、归奇象闰。八卦消息成六十四卦,
二卷。清李详(1859-1931)撰。李详,字审言,又字愧生。江苏兴化人。辛亥革命前撰文鼓吹民族主义思想,曾任江楚编译官书局帮总纂、安庆存古学堂教习。辛亥革命后在沪与冯煦光纂《江苏通志》。1923年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