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金文最

金文最

六十卷,清张金吾(1787-1829年)编。张金吾,字慎旃,别字月霄,昭文(今江苏常熟)人,年二十二补博士弟子员,即弃去,潜心于文献的收藏、整理和著述工作,著有《爱日精庐藏书志》、《两汉五经博士考》、《十七史引经考》、《白虎通注》等。《金文最》为金文总集。金文的纂辑,早在金亡以后不久即有人开始留意,元代文学家姚燧在《牧庵集》中曾经指出,由金入元的文人冯渭曾“搜辑金代文章积若干百卷”(《中书右三部郎中冯公神道碑》,见《牧庵集》卷二十),其后惜无传本。张金吾有感于金代之文声名价值不亚于唐、宋、元、明四代,而自来无裒辑其文、以成传世之作者,因而矢志网罗,广采博搜,积十二年之勤,三易其稿,终于萃成书。书名为“最”,取《公羊传》“会,犹最也”,即会聚之义。全书除收录《拙轩集》、《滏水集》、《滹南遗老集》、《庄靖集》、《遗山集》、《二妙集》等金人别集之文以外,诸凡《金史》、《三金礼记》、《大金吊伐录》、《三朝北盟会编》等书以及地志、金石、医书、谱录之作无不广征博采,录入各类文章约计一千七百九十余篇。原书一百二十卷,后删并为六十卷。其中包括赋、乐章、骚、诏令、册文、制诰、铁卷文、策问、表、奏疏、箴、铭、赞、颂、记、序、跋、书、札子、议、论、原、辨、说、文、牒、檄、榜、指挥、关、符、碑、墓碑、塔铭、行状、哀辞、祭文、传、疏、青词等文体。清人黄廷鉴在《〈金文最〉序》中评此书时认为,清人郭元釪裒辑金诗成《全金诗》,人嘉其补一朝之缺,然而尚有《中州集》、《河汾诸老集》为之蓝本;《金文最》则于数百年散佚之余加以草创,事虽同功,其工作之勤、难度之大,则远远超过后者。从《金文最》所收作品看,金代上承辽与北宋,金文也接辕继轨,继承了唐、宋古文运动“易排而散,去靡而朴”的传统,沿着反对浮华轻艳文风的道路继续发展。虽然金朝仅据中国之半,但是由于北人禀有雄深浑厚之气,习染峻厉严肃之俗,风教固殊,气象亦异,故发为文章,类皆华、实相副,骨力遒劲。有光绪八年(1882年)粤雅堂刊本、光绪二十一年苏州书局刊本和中华书局1990年整理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随州志

    ①四卷,清刘修,何藩等纂。刘,直隶高阳(河北高阳)人,进士,官随州知州。何藩,随州人,庠生。州志明以前无可考,成化十三年(1477)州牧伍希闵修志,嘉靖十六年(1537)州牧任德再修,又有州人颜木撰《

  • 孝经定本

    一卷。元吴澄撰。吴澄事迹详见《易纂言》条。该书以《今文孝经》为本,仍从朱熹《孝经刊误》的体例,分列经传。其经则合今文六章为一章,其传则依今文为十二章,而改易其次序。后附录朱熹所删语句一百七十二字与古文

  • 乐原

    旧本题为嚣嚣子撰,不著姓氏。书首为总论一篇,泛引声律身度之常论,书中也录有《通典》、《玉海》等旧文。其他如说阳律有二变,阴律无二变,不知道十二律旋相为宫,各有五声二变,所以有八十四声。如果阴律无二变,

  • 高忠宪公事实

    不分卷。明高世儒、高世学、高世宁编,三人俱明末高攀龙之子。此书记其父事迹。首为崇祯元年诰命及三年谕祭文,以下依次为礼部祭文,祭品清单、工部发给造坟工料价目、国史本传、小传、遗墨、文震孟等人跋、朱国桢所

  • 说储

    八卷、二集 八卷。明陈禹谟(详见《经籍异同》条)撰。此书为作者之札记。均为偶捡一二古事,而缀以论说,内容多阐扬佛教,大致沿袭屠隆《鸿苞》之流派。有明万历间刻本,共八册,初集卷八缺第一、二两页,二集姚履

  • 比竹余言

    四卷。清郑文焯(1856-1918)撰。文焯生平见《瘦碧词》辞目。其词功力深厚,王闿运在序中称他“不乐仕进,乞食吴门,与一时名士游。文章尔雅,艺事多能,而尤工倚声。”然词旨多蕴含对清廷末世的悲观情绪。

  • 后知不足斋丛书

    八函,七十六种,一百七十一卷。清鲍廷爵编。鲍廷爵字叔衡,江苏常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至浙江候补知县。鲍廷爵的父亲鲍振芳也是一位藏书家,收集古籍甚勤,鲍廷爵承其父志,继续收集古籍,进行校勘,成《后知不足斋

  • 词韵

    二卷。清仲恒撰。仲恒字道久,号云亭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,生平、仕履均不详。填词之风极盛于宋代。作者云兴,却绝无撰韵之事。或用诗韵,或杂方言,亦绝无一定之律,仍抑扬铿锵,朗朗上口。但元明之后,古乐失

  • 马平县志

    十卷首一卷,清舒启修,吴光升纂。舒启,满洲正红旗人。举人,知县。吴光升,纂辑《柳州府志》同时纂辑此志。县旧无志,康熙六年(1667)阎侯志草二册,逾三十余载,邑人稍加补缀,又四十年马君就遗帙增损,集四

  • 季沧苇藏书目

    一卷。清季振宜撰。季振宜,生于1630年,卒年不详,字诜兮,号沧苇,江苏泰兴人。自幼敏学,顺治四年(1647)进士,授兰溪令,历刑户两曹,擢御史。家道殷富,致力藏书,得毛氏“汲古阁”、钱氏“述古堂”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