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

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

十一卷。清廖平(详见《四益易说》)撰。廖平是清末的经学大师,一生经学主张凡六变。在光绪十年(1884)前后,著《穀梁春秋内外编》共三十七种、五十卷。其中内编书一种,即《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》十一卷;外编书十一种,包括《起起穀梁废疾》一卷、《释范》一卷、《集解纠谬》二卷、《穀梁先师遗说考》四卷、《穀梁大义详证》四卷、《穀梁传例疏证》二卷、《穀梁外传》二卷、《穀梁决事》二卷、《穀梁属辞》二卷(附《本末》一卷)、《穀梁比事》二卷、《穀梁琐语》四卷。此外又有《穀梁日月时例表》等二十五种。这些著作代表了廖平的《穀梁》学观点。他认为,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礼制的不同。今文经学礼制祖《王制》,古文经学礼制宗《周礼》;《王制》是《春秋》旧传。两汉今文学、古文学的依经立说,推衍比附,都是由《王制》和《周礼》所派生的。《穀梁传》主张“素王”说,礼制属于新制,托“素王”改制,故与《周礼》不合。廖平认为,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》不守旧训,有不少谬误。他参考两汉经师旧说,以班固的观点进行折衷。如果义还不通,就提出自己的看法。对范宁注不完备的地方,进行疏通引证。引用事实,以《史记》的记载为主,有时也引用《左传》。廖平认为董仲舒治《公羊传》,说礼制与《穀梁传》其实一致,于是对《穀梁传》中的微文孤证,两汉经师又没有解说的,就取董仲舒之说。杜预《公子谱》来源于刘向,于是《穀梁传》的师说,也予采纳。又两汉经师解《穀梁传》,多引用《孝经》、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廖平也沿用此法,以说明六经相通。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引用《京氏易》、《韩诗》;廖平认为两汉博士之学本同一家,于是仿何休之例,凡是《穀梁传》的佚义,就取两汉博士之说进行补充。大体上在于发掘《穀梁传》的古义,以推原礼证为主。廖平说经不拘泥于一家之说,往往迭出新义,发前人所未发。虽然立说不一定都站得住脚,但能给学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。该书有光绪庚子(1900)成都刊本,名为《穀梁古义疏》十一卷。《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》由廖平之子廖宗泽作过补疏,民国时渭南严氏孝义家塾将该书与《穀梁春秋外编叙目》一卷、《释范》一卷、《起起废疾》一卷合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氏文集

    二卷。宋金君卿(约1064年前后在世)撰。金君卿,生卒年不详,字正叔,浮梁(今江西浮梁县)人。庆历进士。皇祐二年(1050),官秘书丞;五年,官太常博士。累知临川,权江西提刑。入为度支郎中。君卿曾读书

  • 雍熙乐府

    十三卷。海西广氏编。不著作者。是书凡十三卷。据书中《凡例》称:“声调各应宫律。原分一十七调。今所传者十有二,盖阙其五。”今考12调,分为:黄钟、正宫、大石、小石、仙吕、中吕、南宫、双调、越调、商角、般

  • 元史艺文志

    四卷。清钱大昕(生平详见《元史氏族表》)撰。《元史》成书仓促,未修艺术志。大昕有志续补,广罗当时文士撰述,录其书目,以补《元史》之阙。以四部分类,凡经类有十二:易、书、诗、礼、乐、春秋、孝经、论语、孟

  • 清贡举考略

    三卷。清黄崇兰(见《明贡举考略》)撰,赵学会续编。黄崇兰有《明贡举考略》(已著录),后以清朝科举取士,制仿前明,其间遇有大庆,特开恩科,或逾年即行,或一岁再举,实前明所未有,故仿《明贡举考略》之体例,

  • 茶约

    一卷。明何彬然撰。何彬然,字文长,一字宁野,蕲州(今湖北蕲春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茶约》一书。是书成于万历己未(1619)年间,其主要内容分为种法、审候、采撷、就制、收贮、择水、候汤、器具

  • 小学考

    五十卷。清谢启昆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启昆字蕴山,号苏潭,江西南康人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进士,官至广西巡抚。著作尚有《西魏书》、《粤西金石志》、《树经堂集》等。是编乃补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之作。依《经义

  • 蜀碑记补

    十卷。清李调元撰。李调元(1734-1807),文学、戏剧理论家。字羹堂、赞庵、鹤洲、号雨村、童山寿翁,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进士。历任广东学政,直隶通永兵备道。曾得罪权臣和坤

  • 周易京氏章句

    一卷。汉京房(见《易飞候》条)撰,清马国翰辑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孟氏京房》十一篇,《灾异孟氏京房》六十六篇。《经典释文·叙录》著录《京房章句》十二卷,并引《七录》作十卷,《录》一卷。《隋书·经籍志

  • 梁武帝全传

    见《梁武帝西来演义》。

  • 古今诗话探奇

    二卷。清蒋鸣珂辑。蒋鸣珂,字芥孙,浙江杭州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作者因《诗话选隽》一书采辑群言颇为尽善,惜乎集隘学者少之,而据案头所积生意展阅,录其最为奇绝者,以补《选隽》中所不逮。上卷为《诗话探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