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鄱阳县志

鄱阳县志

①十六卷,清王克生修,王用佐等纂。王克生,字桢伯,山东掖县人,举人出身,康熙十六年(1677)任鄱阳县知县。王克生莅任后,参阅历修邑志,考证诸典籍记载,于康熙二十二年(1683)修成刻印。全书十六卷,分为:舆地、建置、秩官、赋役、学校、选举、人物、艺文、杂志、别志等十类,而各系以子目。每类有总序,其各子目之序,皆冠以“论曰”,每目于记载之末,复加按语。其按语皆总结全篇之作,画龙点睛,如于沿革志后加按语云:“按鄱阳春秋楚番邑,后属吴,秦置鄱阳县,而疆域倍今,隶楚郡,寻隶九江郡,汉析隶豫章郡,王莽改名乡亭,东汉复旧,孙权复隶鄱阳郡,晋宋齐梁陈因之,隋唐隶饶州,后皆因之,元隶饶州路,明初隶鄱阳府,后改为饶州府,县名如旧,国朝因之。”言简意赅,其它各目,均皆如此。此志纲举目张,考证精确,记述严谨,在清初方志中,堪称佳作。② 二十四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黄登谷修,凌之调等纂。黄登谷,字春番,顺天大兴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乾隆二年(1737)进士,乾隆十一年(1746)任鄱阳县知县。《鄱阳县志》乾隆十四年(1749)刻印。此志体例大体因循康熙王志,对纲目适当改动,对载述增补校订,虽内容所增无多,但考证精核,门类完备,其水平已超过前志。③ 三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霍树清、陈骧修,程题雁、张琼英纂。霍树清,字松轩,陕西朝邑(今属大荔县)人,进士出身,官翰林院庶吉士,道光三年(1823)任鄱阳县知县。此志始修于道光三年(1823)春,完成于道光四年(1824)秋。此志一改旧志纲举目张之体例,志目虽繁,然有目无纲,难成经纬,殊为散乱。但其广征博采,内容极为丰富,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④ 二十四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陈志培修,王廷鉴纂。陈志培字遵生,安徽定远人,举人出身,同治二年(1863)任鄱阳县知县。《鄱阳县志》同治十年(1871)刻印。此志较道光霍志无多增补,仅变其体例,冠以十纲。所列备志,实为补遗,于方志中尚不多见。此志最突出者,是著者在全书之外,另附昭忠录二册,其网罗史籍,十分丰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滇南诗略

    十卷。《续刻》二卷。清袁文典、袁文揆编纂。袁氏兄弟系云南保山人。文典,字仪雅,官广西州学正,著有《陶村诗钞》;文揆,字时亮,官甘肃县丞,著有《食蛤集》。二人生卒年均不详。滇与文化发达的中原,与江浙一带

  • 伤寒说意

    十卷。清黄元御(详见《周易悬象》)撰。黄氏认为自己所著《伤寒悬解》文简义奥,读者不易明晓,于是在乾隆十九年(1754)复撰此书,会通大意,以开示初学者之门径。卷一至卷三为太阳经病及坏证之证治;卷四、卷

  • 卯洞集

    四卷。明徐珊(约1544年前后在世)撰。徐珊,号三溪,浙江余姚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湖南辰州府(今黔阳)同知。著有《卯洞集》。是集凡四卷。卯洞在盘顺中里,介于楚、蜀之间。嘉靖间,徐珊用庙工采木于此处。故积

  • 禹贡易知编

    十二卷。清李慎儒撰。李慎儒字鸿轩,江苏丹徒人。本书以南宋蔡沈的《书集传》为主,但对于蔡沈的谬误,也多所驳正。比如释“浮于淮、泗,达于河”,李慎儒引经据典,对蔡氏之谬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订正。同时,本书

  • 学寿堂丛书

    十二种,八十九卷。清徐绍桢(详见《四书质疑》)撰辑。该丛书所收有经类、史类、算学类及诗集;而除徐绍桢自撰者外,尚收有其父徐灏及他人著作。十二种为《通介堂经说》三十七卷(徐灏撰)、《乐律考》二卷(徐灏撰

  • 读礼条考

    二十卷。清王曜南撰。安徽婺源县人。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。王曜南平生致力三礼。因礼书自汉郑玄以来异说蜂起,而宋儒则一反汉儒重考据的传统专重“理”、“义”。王曜南则吸取汉儒、宋儒各自的长处,尤推崇宋儒,

  • 古韵总论

    一卷。清江有诰撰。江有诰生平见“音学十书”。是书杂论考订古韵之方法并以顾炎武、段玉裁、孔广森诸家之说加以辨证。大略前一部分侧重议论古书用韵之例及双声叠韵等说;后一部分侧重订正诸家失误。江氏归纳之韵例有

  • 蓼花词

    一卷。清余光耿撰。光耿字介遵,一字觐文,安徽婺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一溉堂诗集》等。光耿父懋衡,于明末遭党祸。光耿少时孤苦,故多有感慨。是集中《满江红》诸作,多思亲忆弟,情感动人。集以“蓼花”为名,取

  • 经史答问

    四卷。清朱骏声撰。首有其子孔彰序,称骏声少从钱竹汀游,故往往述其语。又与朱右曾友善,右曾著《逸周书集训》,尝与商订。后与汪文台、俞正燮、程鸿诏及弟子程朝钰等质疑问难,有《经史答问》一编,乱后颇有散失,

  • 南史识小录、北史识小录

    十六卷。清沈名荪、朱昆田合编。沈名荪,字涧芳、房,浙江仁和人,康熙庚午(1690)举人,著《蛾术堂文集》、《焚夹集》。朱昆田,字西畯、文盎,朱彝尊之子,浙江秀水人,著有《渔笛小稿》等。二人同编《南史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