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四书丛说

读四书丛说

① 四卷。元许谦(1269-1337)撰。许谦字益之,自号白云山人,人称白云先生,元代理学家,浙江金华人。受业于金履祥之门,尽得其学精华,曾讲学于东阳(今属浙江),从者千余人。《提要》著录该书计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一卷、《孟子》二卷,《中庸》缺其半,《论语》全缺,乃残本。另有足本八卷传世。许谦以为学以圣人为准,圣人之学备于四书,四书之学备于朱子,以是著书补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所未备,考证名物,阐发义理,立论平实。该书传本较多,足本有:影抄元刻本(北图),元至正七年(1347)刻本(北京馆、上海馆),明弘治十二年(1499)刻本(上海馆),明抄本(浙江馆),皆为八卷本,计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二卷、《论语》三卷、《孟子》二卷。清胡凤丹《金华丛书》本、民国间《四部丛刊》本、《丛书集成》本也是八卷。残本有元刻本五卷,计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二卷、《孟子》二卷,存于北图。② 八卷。元许衡(1209-1281)撰。许衡字仲平,号鲁斋,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元教育家、理学家,著有《大学直解》、《中庸直解》等。此书已收入《四库》。据提要只有许谦《读四书丛说》四卷,其中《大学》一卷,《中庸》一卷,《孟子》二卷,《中庸》缺半,《论语》全缺。阮元《四库未收书目提要》有《论语丛说》三卷,又能《读中庸丛说》二卷,则从吴中藏书家得见元板《中庸丛说足本》二卷。合之遂成完璧。此本为嘉庆间何元锡所刊。元锡字梦华,浙江钱塘人,家多藏书,精鉴别。是本前有阮元作《何氏丛书序》。又有阮元作《何氏访书图题辞》,卷首有吴师道原序,首称谦师从金仁山,仁山师从王鲁齐,从登何北山之门,北山学于黄勉齐,而得朱子之传。称《丛说》对《章句集注》,化深奥为浅白,化简约为明畅,提要通异,划图以形其妙,析段以显其义。训诂名物之缺考证补而未备的,兼详著述。又称许谦未殁时,西州人有得其书而欲刊之,其闻便使人止之,且恐记录有差,自取以视,因得遂为善本。该书有嘉庆间何元锡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子集成

    二十八种,三百九十卷。国学整理社辑。该丛书辑录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儒家类、法家类、道家类、兵家类、杂家类、农家类及小说家类具有代表性的子部著作二十八种,分八册刊行。第一册收刘宝楠《论语正义》二十四卷、焦循

  • 复初集

    三十六卷。明方承训(约1573年前后在世)撰。方承训,号鄈卹,安徽徽州(今歙县一带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集为承训自编。前有万历十一年(1583)自序,称家世役什一,不乐仕进。又称间以玉献,即被摈斥弗用。

  • 助字辨略

    五卷。清刘淇撰。刘淇字仲武,号南田,一号龙田,又号卫园,别号南泉山人。确山(今河北确山县)人。因父官山东按察使,故徙家济南。汉军镶白旗人。弟汶,举人,与兄同受知世宗,时有“二难”之目。尚著《周易通说》

  • 海康县志

    三卷,清郑俊修,宋绍启纂。郑俊,山西高平县人,进士,康熙二十五年(1686)任知县。宋绍启,广东海康人,曾任保昌训导。海康县旧无志,郑俊于康熙二十五年冬,二十六年(1687)春,数奉抚宪暨府公檄文移取

  • 弥勒上生经游意

    一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弥勒上生经游意》是对《弥勒上生经》的注疏。该《游意》共分十章。即第一序王,第二释名,第三辨理宗体,第四论因果,第五出世久远,第六成道真应,第七

  • 学礼质疑

    二卷。清万斯大(1633-1688)撰。斯大字充宗,晚号跛翁,学者称竭夫先生。浙江鄞县人。曾从学黄宗羲。入清后,不满清统治,弃举子业,研习诸经,尤精《春秋》、《三礼》。其治《礼》不拘汉、宋,不盲从前儒

  • 五公山人集

    十四卷。清王余祐(1615-1684)撰。王余祐,本姓宓,先世为王氏。字介祺、申之,直隶新城(今属河北)人。明诸生。少时受知于桐城左光斗,故喜谈气节,其学则师从容城孙奇逢、定兴杜越,注重经世致用之学,

  • 松陵集

    十卷。唐皮日休(约834-约883)、陆龟蒙(?-约881)等唱和之诗。皮日休字逸少,后改袭美,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早年住鹿门山,自号鹿门子、间气布衣等。咸通进士,曾任太常博士。后参加黄巢起义军,任

  • 黄竹山房诗钞

    七卷。清金玉冈(1711-1773)撰。金玉冈字西昆,号芥舟,又号黄竹道人。天津人。金玉冈慕陶宏景、林和靖之为人。博览群书,精通百家,工诗善画,自成一家。当道重其学,争聘不就。遍游名山邃谷。著有《黄竹

  • 事类赋

    三十卷。初名《一字题赋》。北宋吴淑(947-1002)编撰。吴淑,字正仪。润州丹阳(今属江苏)人。纯静俊爽,思维敏捷,并善书法。初仕南唐为内史。归宋后,以荐试学士院,授大理评事。与修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