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诸子汇函

诸子汇函

二十六卷。明归有光(1507-1571)编。归有光,字熙甫,号震川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他九岁就能写文章,少年时代又勤苦学习,可是三十五岁方中举人,六十岁才中进士。曾任长兴县令,关心人民疾苦,政绩颇佳,后官至南京太仆寺丞。学者称震川先生。归有光和唐顺之、王慎中、茅坤等人,在王世贞等后七子复古主义文风弥漫文坛的时代,不肯随波逐流,起而与之相抗衡,反对“文必秦汉”的错误主张和模拟抄袭的风气。他们写作散文尊崇史记,学习唐宋诸家,直抒胸臆,文从字顺,成就较大,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。后人称他们为“唐宋派”。黄宗羲推其为明文第一。著有《三吴水利录》、《文章指南》、《震川文集》、《易经渊旨》、《项脊轩志》等。《诸子汇函》二十六卷,是从自周至明子书中,每人采录数条而成。其间多有本非子书而摘录他书数语,伪称子书者,且改易名目,诡怪不经。如谓屈原为玉虚子、刘向谓之青藜子、王充谓之委宛子等等,皆荒唐鄙诞,莫可究诘。有明天启六年(1626)序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童溪易传

    三十卷。宋王宗传撰。宗传字景孟,生卒年不详,宁德(今属福建)人。董真卿以为临安(今属浙江)人,误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据书前有宁德林焞《序》,称与王宗传“生同方,学同学,同及辛丑第”语,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

  • 陶斋金石文字跋尾

    一卷。清翁大年撰。翁大年,字叔均,江苏吴江人。书前无序,书末有民国四年(1915)九月罗振玉跋。翁大年于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与张廷济、刘喜海等人,以金石考订之学著称于当时。据罗跋所述,翁氏所著“古官印考

  • 读书记疑

    十六卷。清王懋竑(1668-1741)撰。王懋竑生平事迹见《朱子年谱》条。此书主要内容为考订经史,又名《白田草堂续集》。卷一至卷四考订群经,有卷一《周易》,卷二《尚书》,卷三《礼记》、卷四《礼记》、《

  • 钟律纬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梁武帝撰。此系专言钟律之书。此书由清马国瀚于《隋书·律历志》中辑出。《隋书·律历志》作六卷,唐志不载,概唐时已亡佚。梁朝初年沿因晋宋及齐,无所改制。后武帝萧衍作《钟律纬》,论前代之得失。

  • 续修故城县志

    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丁灿修,王堉德纂。张煐续修,范瀚文续纂。丁灿,湖南汉县人,曾任故城知县。王堉德,汉守镶白旗人,曾任故城县教谕。张煐,浙江嘉兴人,监生,曾任故城县知县。范瀚文,清河人,举人,曾任故城县

  • 研山山人漫集

    一卷。明方盱(约公元前1570年前后在世,)撰。方盱字文明。后弃举子业,将游五岳,取庄子逍遥游语,改名大年。苏州人。生卒不详。居洞庭东山。著有《研山山人漫集》。本书为湖州(今属浙江省)沈庭诏所编。前有

  • 竹谱

    十卷。元李衎(1245-1320)撰。李衎,字仲宾,号息斋道人,蓟丘(今北京丰台区北)人。官吏部尚书,拜集贤殿大学士。追封蓟国公,谥文简。李衎少时见人画竹,从旁窥其笔法,“始若可喜,旋觉不类,辄叹息舍

  • 仪礼精义

    二册。清黄淦(详见《礼记精义》)撰。本书的前面有朱士林序及淦自序。士林序中说到:同年好友黄绮霞,切磋诸经,无不渊博贯通,除修订《五经精义》外,又涉及到《周礼》,这已经家喻户晓。又想到《仪礼》与《周礼》

  • 五经通论

    ① 一卷。束晳(约261-303)撰。王谟(详见辑《圣证论》条)辑。束晳字广微,阳平元城(今河北大名东北)人,西晋经学家、史学家。曾作《玄居释》以明志,阐述“道无贵贱”,“守分任性”的观点,深受张华推

  • 居士传

    五十六卷。清代知归子(生卒年不详)撰。知归子,是彭绍升亦称彭际清之法号。该书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人士(男性)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,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,成为记载历代居士比较完备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