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答问

说文答问

一卷。清钱大昕(1728-1814)撰。大昕字晓征,号辛楣,又号竹汀,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乾隆间进士,官至少詹事。治学方面颇广,于音韵训诂尤多创见,长于校勘考订。主要著述有《潜研堂文集》、《十驾斋养新录》、《廿二史考异》等。钱氏虽未撰研究《说文》的鸿篇巨制,但于《说文》不乏精深的见解,散见于《十驾斋养新录》中。此编有以下要点:一、许慎“于经师异文采摭尤备,今人视为隐僻之字,大率经典正文也。经师之本互有异同,叔重取其合乎古文者,称经以显之。其文异而义可通者,虽不著书名,必兼存以俟后人抉择。”二、“读古人书先须明义例,乃能辨其句读,非可妄议。‘参’、‘商’二字连文,以证‘参’之从“晶”,本为星名,非以‘商’训‘参’,承上篆文,故不重出。”三、“许书传写已久,多错乱遗脱,徐铉虽工篆书,至于形声相从之训,不能悉通,其他增入会意之训,大半穿凿附会。”四、“其新附四百余字,多委巷流传,乡壁虚造。观其进表云:‘复有经典相承、传写及时俗要用而《说文》不载者,承诏皆附益之。’乃知增入俗书出于太宗之意。鼎臣羁旅疏远,处猜忌之朝,不敢引古义以力争,而间于注中微见其旨。”此书今有《小学类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仪礼丧服马王注

    一卷。汉马融(79-166)、魏王肃(195-256)撰,清臧庸(1767-1811)辑。庸本名镛堂,字在东,号拜经,江苏武进县(今江苏省南部)人。师事卢文弨,并从钱大昕、段玉裁等讨论学术。曾馆浙江巡

  • 庚辛之间读书记

    一卷。清王国维撰。此编成于1910-1911年间,收书十五种,皆撰提要考证,有王忠悫公遗书观堂外集本。

  • 梦奈诗存

    一卷。清冯桂芬(1809-1874)冯桂芬字林一,号景亭,江苏吴县人。道光二十年(1840)进士。授翰林院编修。咸丰三年(1853)在苏州办团练,升右中允。十年(1860)太平军攻克苏州时逃到上海。参

  • 汉师传经表

    一卷。清末民国初吴之英(1857-1918)撰。之英字伯朅,又字伯杰,号西蒙愚者,四川名山县人,优贡生,曾主讲四川艺风书院、通材书院。民国后任蜀政府国学院院正。此编在洪亮吉《传经表》的基础上。《齐诗》

  • 丧礼详考

    二卷。清张羲年撰。生卒年不详。羲年字淳初,号潜亭。浙江余姚县(今浙江省余杭县)人。以拔贡任教谕。四库征书,诏访求学官淹博者,得羲年等三人,皆一时之望。举顺天乡试,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,未及与试卒。是书前

  • 通鉴博论

    三卷,明宁王朱权(1378-1448)撰。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,于洪武二十四年(1331年)封于大宁,后来又改封到南昌。朱权年轻时颇为骄恣,到晚年深自韬晦,对释老之学尤为精通,在戏曲、历史方面

  • 十三经解诂

    五十六卷。明陈深(详见《周礼训隽》)撰。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孟子》。于《易》只取程传及本义,各标

  • 尚书源流考

    一卷。刘师培(1884-1920年)撰。刘师培字申叔,号左庵,后曾改名光汉,江苏仪征人。刘师培为近代经学家,曾在北京大学任教。主要著作有《毛诗札记》、《周礼古注集疏》、《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》等,近人辑

  • 尚书古字辨异

    一卷。清李调元辑。此书因日本山井所著的《七经孟子考》写本中,有《尚书古字考》一册,大都是从金石资料及隶、篆各书之有关《尚书》者中纂集、摘录出来的。李调元又从各种书籍采集古字,与日本本加以校雠,写成《尚

  • 离骚启蒙

    一卷。清端木埰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此为端木氏刊巾箱本《楚辞》的附录,不采用传统的随文注释方法,而是单独成篇的述评《离骚》的文字。全文697字(标题不计),主要说明《离骚》一诗各节内容,揭示作者用意,并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