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假借例举

说文假借例举

一卷。清侯康(生卒年不详)撰。侯康原名廷楷,字君模,广东番禺人。道光举人,著作尚有《后汉书补注续》、《三国志补注》、《春秋古经说》、《穀梁疏证》等。是编专论六书之假借,谓假借制字之时已有,非用字之时始有。其说曰:“《说文》之言假借,曰‘本无其字,依声托事’,必明乎其说,而后可以得假借之本,舍是而言假借抑末耳。何谓本?制字之假借,是本无其字而依托一声或事以当之,以一字为二字者也。用字之假借,是既有此字,复有彼字,意义略同,因而通假,合二字为一字者也。以一字为二字者,其故由于字少;合二字为一字者,其故反由于字多。故曰相似而实不同也。用字之假借无穷,制字之假借有定,而制字假借有时混入于用字假借之中而不觉。盖假借之例,有初时用此字假借,而后遂制正字者。其不复制正字之假借,后人易明;若始为假借,而后遂制正字者,则迄今二字并行已久,无以辨其孰先孰后,则无以定其为制字之假借而非用字之假借矣。”编中更就《说文》诸字,别其某某为制字之假借者,某某为非本无其字特通用者,某某为制字之假借混入于用字假借而不觉者,一一列举,疏通证明。另外辨明假借不同引申,而假借中实有引申一例,发挥透辟,层层俱到。惟侯氏谓用字之假借“合二字为一字”欠妥,其通用者往往多至若干字,不以二字为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宁县志

    十卷,清李绍膺、吴觐光修,金试重修,谢仲坑纂,楚元士续增修,邓风续纂。金试,江南休宁(安徽休宁县)人,贡生,雍正九年(1731)知县。谢仲坑,广东阳春人,解元,雍正六年(1728)任教谕。民国三年(1

  • 照世怀

    四卷。题酌元亨主人编次,前有吴山谐野道人序。酌元亨主人及谐野道人的真实名姓皆无考。根据序中内容,可知作者与丁耀亢、李渔同时,成书年代约在清初顺治至康熙年间。该书为小说集,四卷分别为四篇故事,标为四回,

  • 济南集

    八卷。宋李廌(1059-1109)撰。李廌,字方叔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六岁而孤,能自奋力,少学于苏轼,是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李廌才华横溢,其文章流畅曲折,辩而中理,风格与苏轼相近。苏轼称其“笔墨澜

  • 唐僧宏秀集

    十卷。宋李(约1258年前后在世)编。李生平见《翦绡集》条。此集所选为唐代僧人诗,自皎然以下共五十二人,共收诗五百首。前有宝祐六年(1258)自序。是选采摭颇富,然而时有失误。如误选《玉台新咏》之诗,

  • 潠书

    八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。生平详见《声韵丛说》辞目。《潠书》共八卷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《思古堂十四种书》中的一种。所收均为杂文,篇末附王猷定、柴绍炳、沈谦等的评语。集中

  • 戊笈谈兵

    十卷。清汪绂撰。汪绂,字灿人,安徽婺源(今改属江西)人。汪氏乃清初著名学者,精天文、地舆、阵法、术数,终以宋五子之学为归。所著甚丰,以《理学逢源》最负盛名,其《参读礼志疑》已有著录(详经部·礼类)。此

  • 喁子馆诗草

    二卷。清言敦源、丁毓瑛夫妇合撰。言敦源字仲远,江苏常熟人,生卒年不详。诸生,工诗文,光绪二十年(1894)秋试被放,后研究军事,从袁世凯小站练兵,加入北洋新军,光绪年间为大名镇总兵。丁毓瑛字蕴如,江苏

  • 硕园诗稿

    三十卷。清王吴(1627-1679)撰。王昊字惟夏,别号硕园,琅邪(今山东胶南县)人。王世懋曾孙。弱冠即负盛名。后因奏销案废。一意读书,所撰《当恕斋偶笔》。时称博洽。康熙中召试鸿博,授内阁中书,诗与黄

  • 唐折冲府考

    四卷。劳经原撰。劳经原,清代嘉庆、道光年间浙江仁和人。子格,长于考证、校雠之学。府兵制自西魏、北周、隋之世,陆续增补设置,至唐初始臻完备。但两《唐书》所载均不详确,设府数目说法不一。劳经原鉴于此种状况

  • 易说醒

    四卷。明洪守美撰。守美字在中,泾县(今安徽泾县)人。《泾县志》载其著述有《易说醒》、《易经揆一》、《调元要录》等三种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,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仅著录有《易说醒》一种。书中曾化龙、施闰章序,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