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经六帖
十四卷。明徐光启(1562-1633)撰。清范方重订。光启明代科学家、政治家。字子先,号玄扈,上海(今上海市)人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进士。从意大利人天主教耶苏会传教士利玛窦学天文、历算、火器等,尽其术。译著《几何原本》、《泰西水法》、《测量法义》、《勾股义》等书,且遍习兵机、屯田、盐策、水利等。四十七年(1619),为抗击清兵侵扰,累疏自请练兵,遂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,练兵通州。天启年间,遭阉党排陷,落职闲住,著《农政全书》。崇祯元年(1628)召还,擢礼部尚书。五年,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,入参机务。六年,病卒。赠少保,谥文定。光启博学强识,治学范围颇广,为十七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。著有《徐光启集》。范方字令则,如皋(今属江苏省)人,生卒年不详,著有《诗经汇诂》。是书重订前,后先错互,为未定之书;重订后去其博物一帖,其余五帖,皆移定其次,而无增改。五帖为:一翼传、二存古、三广义、四揽藻、六正叶。前有方自序,卷首有光启韵谱说并例。于诸诗皆不载其词,但於有韵之句,以白圈为识。无韵之句,以黑圈为识。体例很不完善。且既以古音无叶,为全书注意之处,乃于圈识之外,而不言其所以然。题曰“韵谱”,名实相违。六帖其名始于帖经,程大昌《演繁露》疏解颇明。光启以名经解,为转不失其初。然考《明史·艺文志》,载徐光启《毛诗六帖》六卷,是每帖为一卷。方删博物一门,则六帖仅存其五,与光启作书之意,全不相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