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元明善(1269-1322)撰。明善字复初。大名清河(今属河北)人。历官南行台掾、翰林待制、直学士、侍讲学士、礼部尚书等。预修成宗、顺宗、武宗及仁宗实录。延祐二年(1315)会试
五卷。明钟惺(1574-1624)撰。惺字伯敬,号退谷、晚知居士,湖广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。万历进士。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。另著有《史怀》、《古书归》、《唐诗归》、《诗合考》、《隐秀轩集》等。该书上起太
一卷。不著撰人。《四库全书》判为宋人著作,原书已佚,据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重行整理编次,仍为一卷。此书论保产之法甚为详备,首为调经养血之方,次为安胎之法,再为胎中诸病证治,然后为催生、产后诸方,最后列
一卷。清端木埰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此为端木氏刊巾箱本《楚辞》的附录,不采用传统的随文注释方法,而是单独成篇的述评《离骚》的文字。全文697字(标题不计),主要说明《离骚》一诗各节内容,揭示作者用意,并照
一卷。无名氏撰。清马国翰(详见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)辑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五行类有《地镜》一卷。按《金楼子·志怪篇》说,地镜经共出于三家,有《师旷地镜》、《白泽地镜》、《六甲地镜》。三家之经,只说珍宝光气
三十一卷。宋魏了翁(详见《周易要义》)撰。此书亦其所辑《九经要义》之一。其体例亦同于诸经要义,乃节录先儒注疏之文,每条之前,各为标题,而系以先后序第。魏了翁《李明复春秋集义序》云:“余尝览诸儒之传,至
一卷。明郭勋(生卒不详)撰。郭勋,明初营国威襄公郭英六世孙,袭封武定侯,明正德年间(1506~1521)奉命镇守两广,因而收集中山王徐达、黔宁王沐英及武定侯郭英三家之世系、履贯、勋阀、遭遇本末等编为《
五卷。明李濂(1488-1566)撰。李濂,字川父,祥符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正德进士,历官山西佥事。嘉靖间免归。李濂少负俊才,慨然慕信陵君、侯生之为人。初受业于李梦阳,后不屑附和。里居四十余年。以古文
五十卷。明陈应行(约1126前后在世)编。陈应行字字里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吟窗杂录》。是集收集诸家诗论而编成。前有绍兴五年(1135)重阳后一日浩然子序。序末有嘉靖戊申(1548)孟夏崇文书堂
三卷,首一卷。清陈作哲修,杨深秀纂。陈作哲字镜堂,陕西凤翔县人,咸丰十一年(1861)举人,光绪三年(1877)任闻喜县知县。陈作哲学识渊源,擅长考据。其掌闻邑后,见闻喜旧志体例考据讹误累累。故调查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