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蜀碑记补

蜀碑记补

十卷。清李调元撰。李调元(1734-1807),文学、戏剧理论家。字羹堂、赞庵、鹤洲、号雨村、童山寿翁,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进士。历任广东学政,直隶通永兵备道。曾得罪权臣和坤,充军伊犁,后以母老得释归。戏曲论著有《雨村曲话》、《雨村剧话》,另著有《童山全集》。李调元摘抄王象之《舆地碑目记》,编为《蜀碑记》十卷后,又博采自宋以来金石诸书所载蜀碑之目,分隶于清府县地名下,为蜀碑记补。其书曰记补,就是说王书中所没有而新增入的蜀碑。体例虽为详审,但不能分别各碑之存佚。所考者也多取前人之说,所补者又为久佚之碑。有的碑重复,如黄龙甘露碑,既隶于眉州下,又复隶于彭山下。李调元在序言中说,以王氏所得列于前,为上卷;自己所得列于后,为下卷。后来在刊印时,李所说的上卷,单独刊为《蜀碑记》十卷,署王象之撰;李所说的下卷,即为本书,题李调元撰,与序言中所说的不一样。传本有函海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学汇纂指南

    八卷。清端木缙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端木缙字仪标,当涂(今属安徽)人。此书成于康熙年间,为端木氏摘取古今医书,荟萃精辟之论撰写而成。书中每病之下,先详细辨明脉理,其次论述病因,然后为现证、治法,十分精洁明

  • 尚书辑录纂注

    六卷。元董鼎(生卒年不详)撰。鼎字季亨,别号深山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宋末元初经学家。仕履及主要事迹均不详。鼎私淑黄干、董铢,黄、董皆朱熹门人,故其自序称“得朱子再传”,其学宗主朱熹。《尚书辑录纂注

  • 平乡县志

    ①十二卷。清杨乔纂修。杨乔,字南木,号莲渠,浙江缙云人,乾隆十二年(1747)任平乡县令后,即立意修志,于十六年(1751)始集邑人动手纂辑,历三月而成书。其山川门记淦河及旧漳河水道流经之地颇为详细,

  • 柳南文钞

    六卷。《诗钞》十卷。清王应奎(1684-?)撰。王应奎,号东溆,虞山(今江苏常熟)人。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其人每与朋好相见,辄以文字切磋不倦,曾与侯秉衡、陈亦韩、汪西京结诗课。著有《京江耆旧集》、《柳南

  • 诗古训补遗

    七卷。清黄朝桂撰。黄朝桂,生卒年不详,生平事迹不详,仅知其为新宁(今广东台山县境内)人。这本书是他所撰写的《诗》、《书》古训补遗中的一种。编首有光绪十九年(1893)黄氏自序,称阮文达公《诗书古训》,

  • 圣学大成

    无卷数。清孙钟瑞(生卒年不详)编。钟瑞字子麟,嘉兴(今属浙江省)人。本书收抄杂录明代理学家曹端、金等八十五人论师道讲学之言论,并将他们分为朱罗学派,陆王学派,其用意本善,欲从中调停两派纷争。然而两派各

  • 外台秘要

    见《外台秘要方》。

  • 词林逸响

    四卷。明许宇(生卒年不详)辑。全书分为风、花、雪、月四集,每集一卷。前二卷收明代散曲作品一百二十套。后二卷选录元明戏曲名作《琵琶记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荆钗记》、《白兔记》、《幽闺记》、《浣纱记》中曲子一

  • 姬侍类偶

    二卷。宋周守忠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守忠号庵。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。著有《古今谚》一卷,《姬侍类偶》二卷,《养生杂纂》二十二卷附《月览》二卷,并传于世。此书成于嘉定庚辰。有朝奉大夫郑域中所作的序和周守忠

  • 政要论

    见《世要论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