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莒州志

莒州志

①二卷。清张文范修,段章纂。张文范字斗衡,辽东宁远人,荫生出身,康熙九年(1670)任莒州知州。段章,郡人。莒州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,经兵燹,卷帙漫灭,不可复稽,再修于万历年间邑人刘朴,经明末兵燹,已不可考,三修于顺治五年知州李柄等人,以明旧志,久而失传,因广搜残编,并集邑中三四经生,重为增修,汇集残帙,十分简略。张文范莅任后,不久奉上命复为纂修州志。就集郡中绅儒,依李柄旧志为蓝本,参考《莒志野述》,删其繁滥,补其缺略,遂成新志。《莒州志》康熙十一年(1672)刻本。全书二卷,上卷为:图考:总图、治图,天文:星野,地理:疆域、山川、景致、古迹,封建:沿革、历代、分封,田赋:里社、户口、田土、税粮、物产,建置:城池、公署、儒学、铺舍、闾里、千户所、寺观、陵墓,礼制:祀典、吉凶礼、风俗,下卷为:官师:官职,人物:选举、武举、名贤、忠臣、孝行、义士、善人、勇士,方外:方伎、仙释、侨寓,列女、皇后、王后、圣淑、烈节、烈女,征应:祯瑞、灾变,杂见:纰行,文苑:历代搜集、艺文。此志在每志之前,冠以小序,简而未精。然在人物志中设有义士、勇士目,实为标新立异。②十五卷。清李方膺、彭甲声等修,陈有蓄纂。李方膺详见雍见《乐安县志》条目。彭甲声字春塘,河南夏邑人,监生出身,乾隆七年(1742)任莒州知州。陈有蓄,郡人,拔贡出身。李方膺任莒州知州时,见莒志自康熙十一年(1672)重修后,又六十余年未加续修,乃与公余,亲自搜集、整理资料,历时三年而志稿成。稿未及付梓,李方膺离莒。彭甲声莅任后,将志稿付梓,遂成此志。《莒州志》清雍正十一年(1733)修,乾隆七年(1742)刻本。此志分门设类,基本承袭张文范志,略有改易。内容数量较旧志增加甚多,然无甚特色。③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许绍锦纂修。许绍锦字莅亭,江苏武进人,贡生出身,乾隆五十六年(1791)任莒州知州。莒州,春秋古国,秦汉名邦,其文献不可或缺,州志自乾隆七年知州彭甲声纂修后,距当时又五十余年未续修了。许绍锦莅任后,取其草目,参以旧志,发凡起例,开局重修,旋成新志。《莒州志》嘉庆元年(1796)刻本。此志体例、内容较旧志完善,删其冗杂,补其缺遗。如旧志将诗章、方外皆为大纲立之,此志则一一删去。又删其农桑条,增入盐法,因莒州以产盐名区,非农桑之地,故作其损益,不愧为卓识。其记述简洁、谨严,为州志佳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服异同汇考

    三卷。清崔述(1740-1816)撰。崔述,字武承,号东壁,直隶大名(今河北大名县)人,乾隆举人,官罗源知县。其学考据明如汉儒而未尝墨守成规,辨析精微如宋儒而未尝空谈虚理。著书三十四种,《考信录》一书

  • 单县志

    ①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王镛修,秦寅纂。王镛字闻达,河北房山(今北京市房山县)人。贡生出身,康熙四十六年(1707)任单县知县。秦寅字东旭,济宁人,举人出身,名孝廉。单县志创修于明隆庆三年知县夏维藩,再修

  • 妙远堂集

    四十卷。明马之骏(1588-1625)撰。马之骏,字仲良,河南新野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官户部主事。著有《妙选堂集》。是集凡四十卷。诗十四卷、文二十六卷。万历年间,文体渐变,竟陵(今湖北天

  • 华野疏稿

    五卷。郭璠撰。郭璠(1638-1715),清山东即墨人,字华野,一字瑞甫。康熙庚戌(1670)进士,初任吴江知县,江南道御史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擢佥都御史。曾参劾大学士明珠、余国柱等贪污受贿、结

  • 九水山房文存

    二卷。清毕亨(生卒年不详)撰。毕亨,山东省文登县人,初名殉,改名以田,累举进士不第,乃更名亨,以举人大挑,署江西崇义县令,卒于官。毕亨因爱崂山九水之幽胜,遂自号九水先生。毕亨师事戴东原,精训诂考据之学

  • 南江札记

    四卷。清邵晋涵(1743-1796)撰。邵晋涵生平事迹详见《尔雅正义》。邵晋涵曾充四库馆纂修官,史部之书,多由其最后校定,提要亦多出其手。后授翰林院编修,仍纂校《四库全书》。前后任职史馆十余年,对经史

  • 月隐先生遗集

    四卷。明祝渊(1614-1645)撰。祝渊,字开美,浙江海宁人。崇祯六年(1633)举人。事迹详见陈确撰传。史载:“祝渊于崇祯十五年(1642)计偕入都,值左都御史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刘蕺山召对面诤落

  • 别本学文堂集

    四十七卷。清陈玉璂(约1681前后在世)撰陈玉璂,字赓明,号椒峰,江苏武进人,生卒年不详。少有大志,读书勤苦,每至夜半,两眼欲合,就用艾灼臂,学有所成,凡天文、地志、兵刑、礼乐、河渠、赋役等等,皆研究

  •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

    见《道德经论兵要义》。

  • 历代职官表

    六卷。清黄本骥辑。黄本骥,字仲良,号虎痴,湖南宁乡人。道光举人,选黔阳县教谕。著有《皇朝经籍志》。乾隆年间,有官修《历代职官表》七十二卷。作者以该书藏于内府,民间不得见,遂录其原表六十七篇,成为本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