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脚气集

脚气集

又名《玉峰先生脚气集》。二卷。南宋车若水(生卒年不详)撰。车若水字清臣,号玉峰山民,黄岩(今属浙江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据其书从子车惟一跋,可知其书成于咸淳甲戌(1274),因车若水患脚气病,作书自娱,故定书名为《脚气集》。书中论孟子集义章一条,下有细字夹注,云:此二章是癸酉(1273)八月所书,今录于此,则余皆是冬所著也。可知,其书主要是1273年著录,1274年最后完成。车若水少师事陈耆卿,学习古文,后改师陈文蔚,刻意讲学。故此书体例颇与语录相近,于经史百家之言皆有论述,间及杂说琐事。其论《诗》,改小序;论《春秋》,主夏正;论《礼记》,掊击汉儒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其坚持门户之见,间有讹舛和因袭之处,如,论《周礼》冬官,讥俞庭椿断定拨置,颇为正确,但必证以周官尚存三百五十,谓冬官不亡,则仍留柯尚迁等割裂之根;论《诗》三百篇为汉儒所伪托,与王柏之说相同;论《礼记》之畏压溺,以畏为疫气传染,值得商榷;其论史谓诸葛亮之劝取刘璋为申明大义;其论文谓李邕诸碑文不成文,理不成理,亦属好立奇论。但书中可取之处仍多,如论《周礼》载师乃园廛之征,非田赋之制,驳苏洵说之误;论《春秋》蔑之盟,主程子盟誓结信、先王不禁之说;及宋人盟于宿,主《公羊传》以及为与之说;宰咺归赗,主直书天王而是非自见之说等等,皆与考证经义有益。书中对朱熹《四书集注》服膺备至,但并不苟同,如谓《大学》格物难以训至,当从五篇旧训,作比方思量之义;谓《论语》惟求则非邦也与以后,皆圣人之言,稍与朱熹所论不同。又谓《诗集传》当于纲领之后列诸家名氏,使之有传,此书不比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自“和鸣挚别”以下皆取诸家见成言语,若不得前人先有此训,诗亦懵然。论述亦颇有道理。再如,论蔡琰十八拍之伪;论白居易《长恨歌》非臣子立言之体;论文中子鼓荡之什为妄;论钱塘非吴境,不得有子胥之潮;论子胥鞭尸为大逆;论王羲之帖不宜字字皆凿然有理;论击壤为以杖击地;论应劭注《汉书》误以夏姬为丹姬,等等,皆有可取。论杜鹃生子百鸟巢一条,虽未确切,但也可以广见闻。足资治经史艺文者参考。今传本主要有《四库全书》、《宝颜堂秘笈》等丛书本,宛委山堂《说郛》、《五朝小说》、《五朝小说大观》、《宋人小说》等丛书本作一卷,《抱经楼丛刊》本作《玉峰先生脚气集》一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庸讲义

    二卷。清朱用纯(详见《大学讲义》)撰。是书首有自序。前半部申发“中”字义居多,后半部阐明“诚”字义居多。而“中”与“诚”都本于天,见于吾心。故要保此“中”,必须戒惧慎独。“诚”是实理,以实心而实此实理

  • 御制佩文斋咏物诗选

    四百八十六卷。清张玉书(1642-1711)等奉诏编纂。张玉书字素存,号京红。丹徒(今江苏镇江市)人,工古文辞,以深奥典雅著称。顺治进士。历任刑、礼、户诸部尚书,授文华殿大学士。曾为“平定朔漠方略”总

  • 历代宰辅汇考

    八卷。清万斯同(1638-1702)撰。万斯同,字季野,浙江鄞县人。黄宗羲学生,精史学。南明鲁王监国,授户部主事。康熙十七年(1678)拒应博学鸿儒科,次年以布衣与修《明史》,不受俸,不署衔,前后历十

  • 新昌县志

    二十卷。清金城修,陈恢纂。金城,曾任新昌县知县。此志为民国八年(1919)铅印本。全书二十卷,分为:卷一舆图、建置,卷二山川、水利,卷三至卷四食货上下,卷五礼制,卷六氏族,卷七大事纪,卷八职官表,卷九

  • 圣门人物志

    十二卷。明郭子章撰。子章事迹见《蠙衣生易解》条。该书乃子章为官晋阳时所辑,主要记载曾游览圣门或因私淑而得以配祀庙庑者,子章各为之作小传,并附以论赞。首列孔子世家,再先贤,先儒,终明代,其中不时杂有周汝

  • 新修麻阳县志

    十四卷首一卷,清姜钟璠、吴兆熙修,刘士先纂。姜钟璠,贵筑人,曾任麻阳县知县。吴兆熙,江夏(今武汉武昌)人,曾任麻阳县知县。刘士先,溆浦人,曾任沅州府学教授。《新修麻阳县志》同治十三年(1874)刻本,

  • 三体石经时代辨误

    二卷(民国十四年排印本)。王照撰。王照字小航,号水东老人。此书成于民国十二年(1923)。当时三体石经刚从洛阳出土,学者们沿宋人之说,都称之为魏正始石经,这本是洪适《隶释》以来的定论。而王照信奉范晔《

  • 大雅堂摘稿

    不分卷。明况叔祺(约1565年前后在世)撰。况叔祺,字吉甫。江西高安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进士,官贵州提学佥事。著有《考古词综》等。此集《千顷堂书目》不载。《江西通志》亦称是时王、

  • 医史

    十卷。明李濂(生平事迹详见《祥符人物志》)撰。又名《李濂医史》。此书成于正德八年(1514)。书中采录古来名医,自《左传》医和以下,至元代李杲,凡见于吏传者共五十五人,又集诸家文集中所载,自宋张扩以下

  • 王氏博济方

    见《博济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