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翊圣保德传

翊圣保德传

三卷。宋王钦若(962-1052)撰。王钦若,字定国,临江军新喻(今属江西新喻)人,中进士甲科,官至司空、门下侍郎等。王钦若状貌短小丑陋,为人奸诈,因妒忌寇准在澶渊之役立奇功而进谗言使寇准去职。王钦若常自言少时见天中赤文成紫微二字,又言后遇仙人说他久后必当宰相,以此来神化自己。王钦若参予朝政,宋真宗对他言听计从。他劝宋真宗假选“天书”,并以符命向四裔夸耀,至使“天书”之事盛传,皇帝也东封西祀而疏于朝政。王钦若曾受命统领校定道经,沿袭三洞四辅旧部,增益而编校七部,收书四千三百五十九卷,又选篇目上进,赐名《宝文统录》。编撰《翊圣保德传》三卷。汉末张鲁统领天师道,设有天、地、水三官,其中水官即为“翊圣”,也是道教所尊之玄武。宋初崇奉翊圣为神,传言于宋太祖建隆初年(960-963),显灵于陕西盩厔县张守真家,能降言,自称是“高上大圣玉帝辅臣”,奉玉帝之命降世辅佐大宗皇朝。宋太宗于陕西终南镇建“上清太平宫”供奉此神,并诏封为“翊圣将军”;宋真宋加封为“翊圣保德真君”。《翊圣保德传》一书,卷首有《宋真宗御制翊圣保德真君传序》,《道藏》本题《宋仁宗御制翊圣应感储庆保德真君传序》(不确)。全书分上中下三卷,上卷述翊圣降世经过和宋朝供奉事迹;中卷述翊圣显灵事迹,多为驱邪斩妖等事;下卷为翊圣降言录,主要宣扬忠孝仁义,积善去恶等说。又附王钦若“进翊圣保德真君事迹表”和宋真宗“批答”。《道藏》本还载有宋徽宗加封的“敕诰”(是为后人所附)。现存宋《云笈七签》本、明《道藏》本,清《四库提要》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玲珑山馆丛刻

    六种,十三卷。清顾湘编。顾湘,自号石墩山人,常熟(今江苏常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清代藏书家。《玲珑山馆从刻》收书六种:唐张参《五经文字》三卷、唐唐玄度新加《九经字样》一卷、唐刘赓《稽瑞》一卷、宋娄机《班

  • 晁氏三先生集

    原为宋代黄汝嘉辑,是晁氏族姓类丛书,原收书四种八卷,有宋晁迥《昭德新编》三卷、晁迥《道院集要》三卷、宋晁冲之《具茨晁先生诗集》一卷、宋晁说之《晁氏客语》一卷。至明代晁进重编。晁进字君石,号春陵,晁氏后

  • 事物纪原集类

    见《事物纪原》。

  • 寒松阁诗

    二十卷。清张鸣珂(1829-1909)撰。张鸣珂,字公束,又字玉珊,浙江嘉兴人。曾以县令需次江右,官至中丞。家世清门,妙年力学,又得韵甫黄氏为师。于省垣书局任职二十余年。著有《艺谈琐录》等。是编诗八卷

  • 小学类编六种

    三十六卷,附刻一种一卷。清李祖望(1814-1881)编。祖望字宾嵎,江都(今江苏扬州市)人。长于诗文,兼通小学。著有《古韵旁证》十四卷、《说文重考》十六卷、《说文统系表》等,均传于世。《小学类编六种

  • 李文贞公年谱

    二卷。清李清植(1690-1744)编。清植字立侯,福建安溪人。雍正二年(1724年)进士,官至礼部右侍郎,系谱主之孙。谱主李光地(1642-1718),字晋卿,号厚庵,别号榕村,康熙九年(1670年

  • 西涧草堂集

    四卷。清阎循观(1724年-1768年)撰。阎循观字伊高,一字怀廷,昌乐(今山东昌乐)人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进士,授吏部考功司主事。循观省身克己,刻苦自立。著有《名人小传》、《见闻随笔》、《毛诗

  • 周易略解

    八卷。清冯经撰。冯经字世则,又字授之,南海人,咸丰副贡。著作除此书外,还有《群经互解》。此书卷首为图书、图式、卦画、先天后天卦位、挂扐会通、变占附互卦、卦目附爻位等。同时又分上经为前十卦、中十卦、后十

  • 鄞县志

    七十五卷。清戴枚修,张恕纂。戴枚光绪初年任鄞县知县。此志为同治十三年(1874)修,稿本,全书七十五卷,目为建置表、星野、疆域、风俗、乡里、城池、公署、坊表、山川、水利、户赋、学校、书院、兵制、海防、

  • 四书集注直解说约

    七卷。明张居正(1525-1582)撰。张居正字叔大,号太岳,湖广江陵(今湖北荆州市)人。明政治家。著有《书经直解》、《帝鉴图说》等。是书先标举《四书章句》为纲,次《朱注》,次《直解》。句栉字比,大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