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缙云县志

缙云县志

①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汤成烈修,尹希伊、徐伟纂。汤成烈,道光年间任缙云县候补知县。此志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刻本。全书十八卷,首一卷,卷首为图。舆地志,目为沿革、疆域、坊署、乡都、山川。营建志,目为公署、旧廨、门关、仓廒、桥渡、塘堰、坊表、古迹。赋役志,目为户口、额征、解运、存留、积贮、外赋、蠲恤、物产、风俗。学校志,目为圣谕、学宫、位次、乐章、学田、书院、社学。祀志,目为坛壝、秩祀、里祀、寺观、冢墓。兵防志,目为营制、防汛、险隘、兵事、为表二,官师表、选举表。列传五,目为良吏、名臣、宦绩、武功、忠义、儒林、文苑、独行、尚义、隐逸、方外、技术、流寓、列女。艺文,目为书录、碑碣。志余,目为灾祥、耆寿、旧闻、辨误;末为叙录。缙云之志,创始于明万历,清代有康熙志、乾隆志,此志为四修。② 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何乃容,葛华修,潘树棠纂。何乃容、葛华,光绪时缙云县知县。此志光绪二年(1876)修,七年(1881)刻本。卷首为旧序、图。卷一舆地。卷二田赋。卷三营建。卷四学校。卷五祀。卷六职官。卷七选举。卷八九人物。卷十耆寿。卷十一二艺文。卷十三列女。卷十四风俗、物产。卷十五兵事灾祥。卷十六志余。卷末补遗集证。此编乃大部分承袭道光汤成烈志而作,分类设目略有增删。如特以耆寿专占一卷,似为不合。又如艺文列于耆寿、列女之间,亦为失当。于舆地门特立水利一目,殊为得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史记

    一百三十卷。汉司马迁撰,褚少孙补。司马迁(前154-前86年?),字子长,夏阳(今陕西韩城县)人。西汉著名的史学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。他是司马谈之子。司马谈任武帝太史令,有修史的任务,但未完成。司马迁是

  • 地理书

    二十四种,三十七卷。清张湘撰注。张湘字灵源,武陟(今属河南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张湘好堪舆之学,整理自古流传的堪舆类著作,为之订正注释,如《玉尺辨正》二卷、《辅星水法注》一卷等多种,其自撰书仅五种,如《

  • 四六谈麈

    一卷。宋谢伋(生卒年均不详)撰。谢伋字景思,上蔡(今属河南)人。官至太常少卿。著有《药寮丛稿》、《四六谈塵》。此集为专论骈体文的理论著作。所谓“四六”即指骈体文。谢伋指出“四六之工,在于剪裁”。又说:

  • 璿玑图诗读法

    一卷。明康万民(生卒年不详)撰。康万民字无沴,武功(今陕西)人。苏蕙织锦回文,古今传为佳话。刘勰《文心雕龙》称回文所兴,道原为始,则齐、梁之际,尚未见其图,此图及唐则天皇后序,均莫知所从来。考晋书《列

  • 礼记解尚书

    一卷。清范士增纂辑。此卷以《礼记》成句解释《尚书》,如以“过则称已”解释“负罪引慝”;以“声音之道与政通矣”解释“予欲闻六律、五声、八音在治忽”;以“制国用”解释“底慎财赋咸则三坏成赋中邦”;以“军法

  • 续诗话

    一卷。宋司马光(详见《易说》)撰。是编题曰《续诗话》,据卷首司马光自作小引,盖续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而作。是书对诸名家之诗多有介绍与品评,十分精当。如林逋之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,魏野之“数

  • 通制条格

    为元朝法令文书汇编《大元通制》的条格部分。《大元通制》颁行于英宗至治三年(1323),分四个部分:一、诏制,九十四条;二、条格,一千一百五十一条;三、断例,七百一十七条;四、别类,五百七十七条。全书已

  • 恒言广证

    六卷。清陈鳣撰。陈鳣(1753——1817)字仲鱼,号简庄,又号河庄,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嘉庆三年(1798年)举人。曾从钱大昕、段玉裁游、精训诂。尚著《说文声系》、《说文解字正义》等多种。《恒言

  • 尊颉堂帖

    四卷。清刘飞(生卒年不详)集,傅山书。刘飞,字雪崖。该帖未著摹刻年月,但据帖前张石舟之题跋,知其时代当在道光、咸丰间。该帖所选傅山书迹,篆隶真草皆有。包慎伯对此帖颇示不满,认为傅山书多缭绕、偏软之笔;

  • 尚书略说注

    一卷。无作者姓名,清袁钧辑。《尚书略说》一卷,诸本多附之于《尚书大传》之后,并未单独列为一书,而袁钧则把它单独列出为一书,所征引的各条也都注明出处,间或附有考证,条下也有袁尧年所加之案语,与陈寿祺本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