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素问集注 灵枢集注

素问集注 灵枢集注

各九卷。清张志聪(1610-1684)撰。《素问集注》又名《黄帝内经素问集注》,《灵枢集注》又名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》。张志聪字隐庵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出身于医学世家,师从张子卿学医,继集同学高士宗,讲学于“侣仙堂”,从事医学教育和学术研究。从顺治中期至康熙初期,四十年间“谈轩岐之学者咸归之”,攻研古典医籍,辨其是非,从学者甚多。培养大批医生,名盛一时。著有《伤寒论集注》、《本草崇原》、《伤寒论纲目》、《伤寒论宗印》、《侣山堂类辨》等书。张氏医理宗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,主张“先难其所难,而后易其所易”。认为著书必守经法,有尊经思想。注释《内经》“惟求经义通明,不尚训诂详切”。张氏对《本草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内经》颇有研究,著有专书,对药物研究亦有建树,能自成一家之言。认为药物是天生万物之一,准此五行五色,五气五味之理,进行研究,便可执简驭繁,举一反三地理解其性能与功用。此书成于康熙十一年(1672),是《内经》全注本之一,由张氏集同学十九人、门人十二人以及儿子张兆璜等集体注释,历经五年时间编撰而成,首开集体创作的先河。全书由两部分组成,即《素问集注》九卷,《灵枢集注》九卷。此书按篇次分句、节,于原文下作注,对篇名也作了解释。其特点有三:一是《内经》按篇次注释的全注本;二是注释水平较高;三是对于前贤注释较好的内容亦多纳入。《素问集注》共八十一篇,约四十万字,凡《素问》中章节字句,均释得融洽分明。张氏于自序中说:“以昼夜之悟思,印岐黄之精义,为人咳唾,概所勿袭;古论糟粕,悉所勿存。惟与同学高良,共深参究之秘;及门诸弟,时任较正之严。”《灵枢集注》与《素问集注》相仿,多采用《内经》理论解释经文,但与之又有所不同,在于详阐经络针灸之理,与《灵枢》主要内容有关。此书对学习《内经》,研究《内经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近代名医家曹炳章对本书给予评价说:“俾后人读《素问》而知病之所由起,读《灵枢》而识病之为何瘳。此即隐庵先生诠经之微旨也。”有康熙十一年(1672)刊本,光绪十六年(1890)浙江书局刻本。《素问集注》有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。《灵枢集注》有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台诗案

    一卷。旧题宋朋九万编。是书宋人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作十三卷,胡仔《渔隐丛话》所录亦三卷有奇。《四库提要》考此一卷本当为后人“摭拾仔之所录,稍传益之,追题朋九万名”,而非陈振孙所云朋九万本书。元丰二年

  • 寄楮备谈

    一卷。清奕赓撰。此书成于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,记载了清宫廷的一些史事、掌故。书中首先介绍了清宣宗如何俭行重德、清高宗如何仁慈忠孝、清圣祖如何仁爱武勇等内容;其次记载了清宫廷遗闻、典故等内容;第三

  • 靖安县志

    ①十卷,首一卷,清朱堂、李纪修,舒友亮纂。朱堂,字冠山,号敬亭,顺天大兴(今属北京市大兴县)人,曾任明史纲目馆分修,乾隆十六年(1751)任靖安知县。李纪,字畴四,四川中江人,乾隆二十五年(1760)

  • 适园丛书初集

    七种,三十二卷。清张钧衡编。张钧衡字石铭,乌程(今浙江吴兴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光绪年间举人。清代藏书家,尤喜宋元旧籍,曾搜集秘笈,刊刻《适园丛书》十二集。丛书未刊行之前,先出了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的初

  • 管子

    二四十卷。周管仲(?——前645)撰。管仲,名夷吾,字仲,颍上(今河南许昌市西)人。管仲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一起经商。齐襄公时政令无常,鲍叔牙、管仲分别保护公子小白、公子纠逃出齐国。齐襄公死后,公子争立,

  • 藏征录

    不著撰人。据说为嘉庆时四川派往两藏粮务通判所撰。主要记载西藏的情况,于宗教源流记录尤详。

  • 元盖副草

    二十卷。明吴家竳撰。吴家竳,字翁晋,浙江孝丰(今安吉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南京光禄寺典薄,累迁云南通判。吴家竳素与吴应竳、臧懋循游,故是集之序,为是应晹撰写而臧懋循书之。其称“元盖副草”者,应晹序谓元盖

  • 经学博采录

    十二卷。清桂文灿纂。这本书的卷首有桂文灿的自序,称生长于南海,壮游京师,在其学习、教书、闲谈、请教通儒的过程中,偶有心得,随手录下。因感一介穷儒,无力将诸家学者和议论做一个系统的总结,只好将随手记得之

  • 枕流日札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书中有引明薛瑄、蔡清、吴与弼事,由此断定此书作者为明中叶以后之人。书首有自题,称“偶有会心,即述诸楮,不伦不次,或佛或儒。”从此书所录各条来看,大致属格言一类。其中间或也有解析字义

  • 醉经阁分书汇刻

    八卷。清蔡锡恭辑。蔡锡恭字子寿,又字少峰。此刻所收自清初遗老至嘉庆、道光年间人之八分书,共一百二十家,成于咸丰三年(1853)秋九月。蔡锡恭自言:此刻选取皆从真迹,非审定精确,不敢漫登,盖欲存一代真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