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类音

类音

八卷,清潘耒撰。潘耒(1646-1708)字次耕,号稼堂,晚年自号止止居士,吴江(今江苏吴江县)人。康熙十七年(1679年)召试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,与修《明史》。在翰林院五年,因耿直见忌,遂归里不复仕。曾从顾炎武学于汾州,学风深受炎武影响,生平博涉经史、历算、音韵、训诂之学;能诗,善属文。所著尚有《遂初堂集》。《类音》成于康熙壬辰年(1712年),是一部韵学论著。书分八卷。第一卷为《音论》,包括《声音元本论》、《南北音论》、《古今音论》、《全分音论》、《反切音论》等部分。第二卷为《图说》,有《五十母图说》、《平声转入图说》、《二十四类图说》、《一百四十七韵图说》、《四呼图说》、《等韵辨淆图说》等。第三卷为《切音》,包括平、上、去声各二十四类,入声十类等项,表明其新定切语。第四卷以下是韵谱。潘氏撰作此书是“欲使五方之人去其偏滞,观其会通,化异即同,归于大中至正。”书所以称为“类音”,是要“依类定音”。他所定的音:字母五十个,分开齐合撮四呼,韵母二十四类,分平上去入四声。他认为声韵调之数皆有一定,合于自然之理,所谓“字造乎人而音出乎天”。他的书要“依类定音”,“对旧谱之复者芟之,缺者补之,未安者改之,务使阴阳清浊各具其音,相耦相从而不违其序”。潘氏深受邵雍天声地音各有定数观点影响,所确定的语音系统是参酌古今南北的-种理想化的“人人本有之音”。潘氏认为字母应该阴阳相配,他把三十六字母的全浊音、次浊音配上“阴声”的一类或加一些虚位(以〇表示),遂成五十之数,分为喉、舌、腭、齿、唇五音。其字母是:喉音影喻晓匣见溪舅群语疑;舌音老来耳而端透杜定乃泥;腭音审禅绕日照穿朕床〇〇;齿音心些已邪精清在从〇〇;唇音非奉武微邦滂菶并美明。潘氏分韵为二十四类,每类各有四呼,具体韵母一百四十七个,平声四十九个,上声三十四个,去声三十八个,入声二十六个。潘氏所列韵图,先按声调分四类,一调之内包括二十四韵类,一图列六个韵类,一调之字分列四图。图中横列声母,纵分六栏,列六韵之字,每韵再按四呼分列。图末注明旧时韵部和今所定韵目。全书共列十八图(入声只列两图)。书中韵谱部分,按照所定语音骨架,写成近似于韵书的格式,也是以声调为纲,下隶韵类,韵内分列四呼,一韵之内再分小韵,先注明他改定的反切,中间释义,最末列旧时反切及本小韵所辖字数。《类音》有遂初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续轩渠集

    十卷。元洪希文(1282-1366)撰。附录一卷,乃其父岩虎诗。岩虎字德章,号吾圃。甫田人。希文字汝质,号去华。岩虎诗集名《轩渠集》,因而希文集以续名。《轩渠集》亡佚,故摭其遗诗附于卷末。其七世族孙绍

  • 词林纪事

    二十二卷。清张宗橚(1705-约1775)辑。张宗橚字泳川,号思岩,海盐(今属浙江省)人。生于康熙四十三年(1705),约卒于乾隆四十年(1775)。张氏为海盐世家,代有闻人。其兄张宗楠辑有王士祯《带

  • 强识编

    四卷,续一卷。清朱士端撰。士端字铨甫,江苏宝应县人,道光元年举人。士端曾住在王引之家,得亲炙其父念孙,饱闻王氏父子之论,故于声音训诂之学,俱有心得。此书大旨与《经义述闻》相近,而精则不及。如释《诗·载

  • 宜城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清胡允庆修,关宁、尚其志纂。胡允庆,字瑞徵,顺天宛平(今北京丰台区)人,贡监,官宜城知县。关宁,字幼安,号龙涡,本县人,拔贡,官广西平乐通判。尚其志,号岘南,本县人,拔贡,官安徽婺源县丞。县志

  • 诗经图史合考

    二十卷。明钟惺(1572-1624)撰。钟惺字伯敬,竟陵(今属湖北省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,授行人,稍迁工部主事,寻改南京礼部,进郎中,擢福建提学佥事。以父丁忧归。官南都时,读史恒至丙夜,

  • 车频秦书

    一卷。清汤球辑。《史通正史篇》记载:“宋武帝入关,曾访秦国事,又命梁州刺史吉翰访诸仇池,并无所获。先是秦秘书郎赵整参撰国史,值秦灭,隐于商洛山,著书不辍。有冯翊车频,助其经费,赵整卒,吉翰乃启车频纂成

  • 师郑堂经说

    三卷。孙雄撰。孙雄有《读经救国论》六卷,详见《读经救国论》条。《师郑堂经说》篇首录俞樾手札,次为自叙。孙雄少时即治经学,持书诵习于清代经学家俞曲园(樾)、黄元同(以周)的门下。此书编辑的都是年轻时所作

  • 云自在龛丛书

    五集,十九种,一百一十三卷。清缪荃孙(1844-1916)编。缪荃孙字艺风,江苏江阴人。他精于鉴别,曾刊刻丛书多种,如《对雨楼丛书》、《烟画东堂小品》、《藕香零拾》和《云自在龛丛书》。此丛书汇辑古今著

  • 春秋读意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见《易修墨守》)撰。作者认为,论《春秋》不当以褒贬看圣人,而应只录其事实,使人自见是非。对前人所谓《春秋》“字字有褒贬”之说有所矫正。今有《木钟台全集再集》本。

  • 尚书疑义

    六卷。明马明衡(生卒年不详)撰。明衡字子萃,福建莆田人。明代经学家。正德间登进士第,官至监察御史。以论救邓继曾及争慈寿太后诞辰免朝之事获罪,终身废弃。明衡初受学于王守仁,闽中有王氏学,自明衡始。此书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