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童溪易传

童溪易传

三十卷。宋王宗传撰。宗传字景孟,生卒年不详,宁德(今属福建)人。董真卿以为临安(今属浙江)人,误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据书前有宁德林焞《序》,称与王宗传“生同方,学同学,同及辛丑第”语,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,其说可从。宗传于宋孝宗淳熙八年(1181年)举进士,登第之三年官韶州教授,越二年而书成,大书其影曰“三十之卷易书,自谓无愧三圣。”(林《序》)其自信如此。《自序》也云:“《易》不可以易言也,盖自汉魏以来,世之言《易》者特多于他经,而其失也,比之言他经者亦多。”故撰作是书,力斥象数之弊。宋人说《易》有二脉,或宗象数,或宗义理。王氏此书即重义理之作,其说祧汉梁、孟,而宗魏之王弼,与杨简《慈湖易传》宗旨相同。宋儒扫除古法,发挥义理是其长,然也承王弼之弊,流于空疏。王氏其书惟凭心悟,以禅言易,为人诟病,不足为奇。《四库提要》对此书评价不高,馆臣俱录存之,惟以著经学派别而已,“录存是编,俾学者知明万历以后,动以心学说《易》,流别于此二人。”四库馆臣囿于汉宋门户之见,抑宋扬汉,持论稍过。此书《宋史·艺文志》及卢文弨《宋史艺文志补》均不著录。何义门《经解目录》称此书后缺二卷,非全书。今存最早刊本为宋开禧元年(1205年)建安刘日新宅三桂堂刻本,存二十八卷(一至二十二,二十五至三十),藏北京图书馆、辽宁省图书馆。另有明抄本三十卷,藏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。丛书《通志堂经解》中收录此书。近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本(1990年版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后案驳正

    二卷。清王劼撰。王劼字子任,四川巴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是为驳王鸣盛《尚书后案》而作。王劼在其自序中驳斥《尚书后案》,说它譬如魔趣,不辨昏晓。此书上卷认为《尚书后案》在播弄篇卷之外,更有四谬:一是怀疑

  • 六书原始

    十五卷。清贺松龄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松龄字杏艖,又字醒差,顺天(今北京)人。咸丰举人,官四川剑州知州。是书以陈抟的《太极图》附会许氏《说文》中的文字而成编。卷首有时人序八篇,次为凡例,次为叙目,次分卷列

  • 中国音韵学史

    上下册、九章。张世禄著。是书从整个文化发展角度,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叙述阐发了音韵学产生发展的历史。从古代文字的表音方法,周、汉间的声训和直音注音法一直到近代“国音字母”的产生;从《切韵》到《广韵》、《

  • 说文经斠

    十三卷。清杨廷瑞(生卒年不详)撰。廷瑞字子杏,号澂园,善化(今湖南长沙市)人。著作另有《说文正俗》。是编依十三经分为十三卷,据《说文》字义以考经传本字原当作某,每字列《说文》篆体及许氏所训之义于首,注

  • 春秋辑说汇解

    二卷。清曹逢庚撰。逢庚字上章,号肃堂,河南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乾隆壬辰(1772)科举人,癸丑(1793)钦赐翰林院检讨。精于经学,著有《淡和堂经说》等。所著《春秋辑解》十二卷原藏于家,同治九年(1

  • 易说要旨

    二卷。清李寅撰。李寅字东崖,吴江人。该书采用王弼本,仅仅解释上下经。前面有康熙四十三年(1704)自序,说该书取法于朱熹《本义》,但语多庞杂,往往连《本义》的原旨一并丢掉了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医书纂要

    见《丹溪纂要》。

  • 禹贡分笺

    三卷。清方溶撰。方溶字蓉浦,浙江海盐人,岁贡生。《禹贡》有图,始自晋裴秀,但其图久佚。后来研究《禹贡》的学者,也大都配有图,但都没有胡渭的《禹贡锥指》详细。方溶此书,意欲简约,提纲挈领,书首列有十幅图

  • 易经释义

    四卷。清沈昌基撰。沈昌基字儒珍,乌程人。其书删节《本义》,敷衍成文,前列拟题三页。其自序说“先世多以易发解成名”,所讲乃是科举之术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残本唐语林

    二卷。未题撰人,从《永乐大典》所载中考证,此其为王谠之《唐语林》残本。《唐语林》一书,自明以来,原书以佚。仅清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二卷,前有自序,称所得非善本。而此书晁公武《郡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