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议

礼议

二卷。曹元忠撰。曹元忠生卒年未详,清末民初学者,江苏吴县举人,官内阁中书,任礼学馆纂修,资政院议员。《礼议》一书根据礼经疏注并参照史传,辨析百家异说。全书共二十五篇,并附律议四首,分为上下卷。卷上自“礼书当列废礼·新礼议”至“皇后庙见礼议”;卷下自“皇子亲王亲迎礼议”至“古无丁忧人员当差服议”,其后附《律议》四条:驳刑律改易服图议、驳刑律删除此附议上下、驳刑律罚金议。全书内容有:辨清代宾法与《周礼》宾法不同,论摄政王应代祀天,这些论述颇为精到。又论冠礼见母不见父。引贾疏“冠毕已见。”认为:冠礼是承父命而冠,因此不必礼成告父,并引《曾子问》父殁行冠礼毕需告祭的事实,认定凡告祭者必是其父已逝。这也是精到之论。又论丧礼:子为母、妇为舅姑服丧都没有服斩衰的仪节,持论也极为正确。然而书中所论古无服丧人员任朝庭官职的说法则缺乏详细考证:汉代大臣不行三年丧,即使举丧丧期也极有限。六朝和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五代,比较灵活,宋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礼教的时代,宋朝宰相行丧礼的开始于富弼、方镇行丧礼的开始于田况,这都有正史记载。明代洪武、永乐间大臣,都不敢行三年丧。可见这种论述有疏略处。传《世求恕斋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朝从信录

    三十五卷。明沈国元(详见《皇明从信录》)撰。是书为续《皇明从信录》而作,记叙泰昌、天启两朝史事,约七十万字。起于泰昌元年(1620),讫于天启七年(1627)。采集当时诰谕敕制、邸报奏章、私人书札中资

  • 广释名

    二卷。清张金吾撰。张金吾(1787-1829)字慎旃,别字月霄,小字五十,江苏昭文(今江苏常熟县)人。年二十二补博士弟子员,省试不遇,即绝意仕进。家富藏书,著《爱日精庐藏书志》。另著《金文最》、《十七

  • 潜颖诗

    十卷。何维棣(约1897前后在世)撰。何维棣字棠孙,湖南道州(今湖南道县)人,生卒年未详。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官四川侯补道。维棣为绍基之孙。维棣以能文鸣于时,其诗才思横溢,而维棣于经训、小学亦颇

  • 御定孝经衍义

    一百卷。清爱新觉罗·福临(见《御注孝经》)和爱新觉罗·玄烨(见《日讲易经解义》)等御定。是书为顺治十三年(1656)奉敕所修,至康熙二十一年(1682)告成。圣祖亲为鉴定,并为之作序,然后颁行。是书体

  • 扪虱新话

    十五卷。北宋末南宋初陈善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善字敬甫,又字子兼,号秋塘,福州(今福建福州)罗源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据卷首门人陈益序称,陈益自入乡校即闻先生大名,后从其游,成为弟子,知道陈善著有《窗间纪闻

  • 瞿文慎公文稿

    一卷。清瞿鸿(1850-1919)撰。瞿鸿字子玖,晚号止庵。湖南善化人。同治十年(1871)进士。官至军机大臣。此编乃瞿鸿机卒后其子宣颖搜求遗稿编集付印。编中考证文三篇、序跋二十篇、寿序七篇、碑志十一

  • 安徽通志稿

    一百五十七卷。安徽通志馆纂修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4)成书。此志体例上突破过去旧志,分作大事记稿、舆地考(山脉、水系、水工)、民政考、教育考、财政考、交通考(包括邮电)、司法考、外交考、武备考、人物传

  • 春秋逸传

    十四卷。清傅上瀛撰。上瀛,石首(今湖北石首)人。该书是作者研究《春秋》之作,有清光绪丙申(1896)典学楼刊本。

  • 集虚斋学古文

    十二卷。清方楘如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方楘如字若文,一字文輈,淳安(今浙江淳安县)人。康熙四十五年(1705)进士,官丰润知县。少年受业于毛奇龄,博学强记,通经史百家,工于古文,其制举业最有时名

  • 荷亭辨论

    十卷。明卢格(生卒年不详)撰。卢格字正夫,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。成化十七年(1481)进士,除贵溪知县,多惠政。擢江西道御史,以母老乞归。尝筑荷亭三楹,日取古人书读于其中,持论多与朱子异同,其诗亦有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