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钟山志
十六卷。清胡传钊撰。胡传钊,字丽樵,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。官江西知府。石钟山在湖口县有二。县治南为上石钟山。县治北为下石钟山。距县治各一里。两崖相对,壁立数百仞。隔九江郡六十里。《石钟山志》光绪九年(1883)刻本,共十六卷。分为十六门。首训典(附奏议)。次形势(附沿革、城垣、兵制)。次山水。次建置。次金石。次游览。次祥异。次轶事。次杂识。次武功,历朝纪略。次武功,国朝纪实。次艺文,历朝文徵。次艺文,国朝文徵。次艺文,历朝诗录。次艺文,大小孤山历朝诗录。次艺文,国朝古今体诗。次艺文,古今体诗。兹篇考石钟山名之由来,有异于他志者。旧志多从《水经注》,谓山下水石相搏,响若洪钟,故名。兹篇则谓上、下钟崖下皆有洞,可容数百人,深不可穷,形如覆钟,故名。此说以形言,非以声言,似较有理。以声言者,有牵强之处。
八卷。明王恕编。案当时有二王恕。一为三原(今陕西咸阳)人,明史有传。一即此王恕,江西湖口人。景泰五年(1454)进士。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湖口有上下石钟山,即苏轼作记者。王恕以其为邑之名胜,因辑古今题咏、赋、传、记、跋等文,都为一编。虽以志为名,实为总集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