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皇明开运英武传

皇明开运英武传

八十回。不题撰人。据明沈德符《野获编》云,此书为嘉靖时武定侯郭勋撰,以彰其先祖郭英的开国功业。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亦持此说。另说为徐文长撰。作者究为何人,尚属疑案。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,约成书于明代中叶,又名《皇明英烈传》、《云合奇踪》。以元末农民大起义为背景,叙述朱元璋加入义军、发迹变泰、定鼎中原、兴兵灭元,以及扫灭各路义军而登上皇帝宝座的明朝开国故事。作者旨在宣扬明朝上应天命,为朱元璋及其一群开国功臣树碑立传,但叙事基本上依据史实,对红巾军的反元斗争做了肯定描写,客观上反映了元末社会动乱的历史形势。尤其是对元顺帝荒淫失政,开河征夫,弄得民不聊生纷纷造反的描写,揭示出了农民起义的历史根源,有一定的深刻性。但为了美化明朝立国的正统,美化朱元璋,该书也将朱元璋部下杀红巾军首领韩林儿、杀郭天爵的史实委于他人或隐去。而对方国珍、张士诚、陈友谅等与朱元璋争雄的义军领袖,则加以贬斥毁谤。该书围绕朱元璋而塑造的常遇春、胡大海、刘伯温、朱亮祖、花云、郭英等英雄、贤士形象,都很鲜明生动。对朱元璋,该书把他写成是金童下凡的真龙天子,颂扬他的雄才大略、广纳豪杰平定天下的盖世功业,但也没有一味简单化处理,对他得天下后猜忌功臣、贬杀功臣的虚伪狡诈敢于着上一笔。作者生于明代,如此直书先皇过失,胆识是惊人的。艺术方面,由于过分注重史实,文学性较差。借用民间传说的一些传奇情节,又充满宿命迷信色彩,殊不足取。很多情节和人物描写上,也有因袭模仿《三国演义》等书的拙劣痕迹。该书在文学史上地位并不甚高,但在民间流传颇广,对后代戏曲创作影响也不小,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。该书所见最早版本是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十九年(1591)书林明峰杨氏重梓本。另二种明本是三台馆刊本(北京图书馆、日本内阁文库有藏)和明崇祯刊“玉茗堂批点”本(北京图书馆有藏)。清有怀德堂刊本和英德堂刊本。1955年,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校注排印本,题《英烈传》。四联出版社1955年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亦出版此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论语释疑

    一卷。魏王弼(226-249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弼字辅嗣,山阳(今河南焦作)人,魏著名思想家。著有《周易注》、《周易略例》、《老子注》、《老子指略》,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论语释疑》三卷。马从皇侃《论语注

  • 周官指掌

    五卷。清庄有可(1744-1822)撰。有可又名献可,字大久,江苏武进县人,诸生。《清史稿》有传。此书书前有左辅序,其次为庄有可自序。第一卷自天下十畿里数至工府贾肆列市,凡三十目,重在地田;第二卷,自

  • 痛史

    二十七回。晚清吴趼人(详见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)著。长篇历史小说,叙南宋末年在元军大举南攻之下败亡失国的历史。书中描写了以宋度宗为代表的南宋皇室昏庸偏安、在强敌入侵时惊惧无措的衰朽局面,大力指斥抨击

  • 满汉吏治辑要

    一卷。清高鹗撰。高鹗,字兰墅(或作兰野),一字兰史,别署红楼外史,内务府镶黄旗汉军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刑科给事中。本书是他在嘉庆十四年(1809)任内阁中书时撰著的。其目的在于让各级官吏认识到自己是国家

  • 读经笔记

    三十六卷,续笔记二十卷。清管凤苞(生卒年不详)撰。凤苞字桐南,一字翔高,晚号长耐老人,浙江海昌(今海宁)人。康熙己丑进士,官直隶高阳知县,以事罢归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三礼纂要》(一作《三礼纂疑》)二十

  • 强识略

    四十卷。明吴梦材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梦材字国贤,崇阳(今湖北武昌)人。本书分三十九类。每类为一卷,只有杂志类分上下二卷。其内容皆截取自类书,略加编排成文。卷端刻王世贞批二行云:《强识略》,奇书也,梓之

  • 金华正学编

    十二卷。明赵鹤(约1583前后在世)编,唐邦佐(生卒年不详)重辑。(生平见《金华文统》条)。唐邦佐字维良,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隆庆二年(1568)进士,官至光州知州。嘉靖间,赵鹤官金华知府,以宋吕祖谦

  • 黑龙江志稿

    六十二卷,首一卷,附大事记四卷。清万福麟修,张伯英等纂。盛京、吉林,于乾隆、道光两朝,先后修志,唯独黑龙江数百年来无通志书。光绪年间,北京会典馆驰檄各省督修舆图,黑龙江总纂为武进屠寄,后因俄国军队侵入

  • 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

    一卷。清代王潜刚(生卒年不详)编。《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》一书,收北魏时造像共有四通,即:北魏长庆寺造舍利塔并记,王苌造像并造像记;李禄造像并造像记,比丘僧东朗造像记。收东魏时造像共有四通,即:金明心等

  • 钦定西清古鉴

    四十卷。清梁诗正、蒋溥、汪由敦、嵇璜、裘曰修、金德瑛、观保、于敏中、董邦达、王际华、钱维城等十一人奉敕编撰。另有监理二人,摹篆二人,绘画七人,缮书四人,校刊六人,监造五人。梁诗正(1697-176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