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用易详解

用易详解

十六卷。宋李杞撰。李杞字子才,号谦斋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宋代有三李杞,一为北宋人,官大理寺丞,与苏轼相唱和,见“乌台诗案”。一为朱熹门人,字良仲,平江人。一为此书之作者。《经义考》及《四库提要》有考,其说可据。此书原本二十卷,见焦竑《经籍志》、朱彝尊《经义考》,然皆题“周易详解”,误。别本也多承其讹。今本乃四库馆臣辑自《永乐大典》中,已阙豫、随、无妄、大壮、睽、蹇、中孚七卦,及晋卦后四爻,经排次校核,厘为十六卷。杞有《自序》称经必以史证,后世歧而为二。尊经太过,反入于虚无之域,无以见经为万世有用学。其以易为有用之学,故以“用易”名其书。书之体例,大凡于每爻解其辞义,复引历代史事以证之。意在说明易之切于人事,为万世有用之学,避免反入虚无之域。如乾初九“潜龙,勿用”下,称舜在侧微。九二“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下,称四岳荐舜事,如此之类,不胜枚举。博采史籍以证经,此法李光、杨万里等已导其先路。杞踵事增华,《四库提要》甚多之。然对其书中引老庄之文以证易,则不无微词,谓老庄之书,其言虽似近《易》,然指归实判然各殊。进而斥“是则王弼辈扫除汉学,流弊无穷之明验”。持论稍苛。此书现存最早版本有清乾隆翰林院抄本(四库底本)、清丁丙跋,书名题“周易详解十六卷”,存十四卷,南京图书馆藏。另《四库全书珍本初集》中收有此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罗镜杂剧

    清傅山(1602-1683)撰。傅山字青竹,改字青主。明亡后,穿朱衣,居土穴,坚决不出仕清朝。康熙间举博学鸿词,强征至京,以死拒绝就任,放还。家居以行医为业,诗文书画皆有盛名。著有《霜红龛集》等。《红

  • 通鉴地理今释

    十六卷。清吴熙载撰。熙载原名廷风,字熙载,以字行,号让之,仪征(今江苏仪征县)人。是书释以今地,多采齐次风、戴东原、徐呈伯、董方立、沈子敦之说,对《通览》中所载地名之异同沿革予以考证,指出其今名。熙载

  • 无甚高论

    七卷。明赵鸿赐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鸿赐,字承元,桐城(今安徽桐城)人。明嘉靖中副都御史赵钱之子。此书共七卷,杂引佛经及释子语录,而以圣贤之经传互相辨证,大旨以援墨入儒为主。

  • 补寰宇访碑录刊误

    一卷。清罗振玉撰。罗振玉,详见《殷虚书契》条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罗振玉为孙星衍《寰宇访碑录》作刊误二卷,后又为赵之谦《补寰宇访碑录》刊误,共计三百余条。诸家校碑一般仅及于年代、字画方面,而罗振玉

  • 禅门章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禅门章》一书,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。释禅波罗密篇是智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,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,有三十卷。后来章安、灌顶治

  • 续列女传

    九卷。明邵正魁撰。正魁字长孺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及任履不详。该书是一部接续刘向《列女传》以记叙历代妇女事迹的专著。体例上也一仍刘向之书的体例,共分七门,其中节义、贤明又各分一子卷。书中材料主要采

  • 学庸切己录

    二卷。明谢文洊撰。文洊字约斋,号程山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。此书对张载之学颇有发明,力倡“主敬”、“躬行”之说。书中随文讲解,旁采诸儒之说,并以己见相参,行文类似语录体。书末附《西铭

  • 读孙卿子札记

    二卷。清陶鸿庆撰。是书为读诸子札记第八种,其内容多补正王念孙、俞樾、王先谦诸家之说,义多平允。以《成相》篇论之,“险陂倾侧此之疑”。俞训“疑”为“止”;鸿庆以“疑或之”,最为明显。又“莫不理续势持”。

  • 香祖楼

    清蒋士铨撰。其生平见《冬青树》条。此剧写主人公河南永城仲文,字约礼,嘉靖中进士,官居兵部郎中,休假在家,于园中造小楼一座。一日,同夫人曾氏登楼赏景,县令裴畹送来一盆兰花,香气四溢,因题楼名为“香祖楼”

  • 清帝系后妃皇子皇女四考

    四卷。附年表一卷。清末民初吴昌绶(生卒年不详)撰。昌绶字印臣,仁和(今浙江杭县)人。该书仿谈迁《国榷》体例,以大清十朝为纲,每朝首纪年号及皇后、皇子、公主。分类与唐邦治《清皇室四谱》略同,且较简略。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