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防志
十二卷。清张希良撰。张希良,字石虹,黄安人,康熙进士。官翰林院编修,纂修三朝国史。亦曾督学浙江。此书则张希良随文华殿大学士遂宁张公治理黄淮之时,记载诸事以成。《河防志》雍正三年(1725)刻本,共十二卷,此书将各类治河工程,分类详述。对各种细节和关键处叙述十分生动准确,于治河之艰难辛苦,民众之英勇奋斗,以及治河工程胜利完成后万众欢腾之情景,均有深刻描述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。
十二卷。清张希良撰。张希良,字石虹,黄安人,康熙进士。官翰林院编修,纂修三朝国史。亦曾督学浙江。此书则张希良随文华殿大学士遂宁张公治理黄淮之时,记载诸事以成。《河防志》雍正三年(1725)刻本,共十二卷,此书将各类治河工程,分类详述。对各种细节和关键处叙述十分生动准确,于治河之艰难辛苦,民众之英勇奋斗,以及治河工程胜利完成后万众欢腾之情景,均有深刻描述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。
一卷。清于光华录。光华字惺介,江苏金坛(今江苏金坛)人。是卷以俗师多不辨句读,句读一误便失书理,因举此以正之。其要者,如《大学》“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”,十五字为一句。《论语》“吾与女弗如也
一卷。吴秦菁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关于秦菁的事迹,已无从确考。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杂家时务论下记载:“梁有秦子三卷,吴秦菁撰,亡。”《旧唐书》沿袭隋说。唐马总《意林》云《秦子》二卷,可能唐人所见已非原书,抑
五十一卷。明钟惺、谭元春同编。钟惺(1574-1629)字伯敬,号退谷。竟陵(湖北天门)人。竟陵派领袖人物。著有《诗经图史合考》等。谭元春(1586-1637)字友夏,号鹄湾。亦为竟陵人。钟惺友。著有
无卷数。比利时柏应理(?-1692)撰。柏应理字信末,耶稣会士。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,1680年被召回国,其目的一方面是为招募新教士,一方面是为向罗马教皇说明中国对仪式问题的立场。在此期间
十卷。宋陈祥道撰。陈祥道字用之,长乐(今福建福州)人,治平进士。官至太常博士,秘书省正字。祥道乃王安石门人,继王安石“新学”之风,多反汉人经说,敢发新义,条分缕析,考订甚详。著有《礼书》、《论语全解》
①十五卷,清郑之侨纂修。郑之侨,字东里,广东潮阳人,乾隆二年(1737)进士,乾隆五年(1740)任铅山知县。《铅山县志》乾隆八年(1743)刻印。此志舆地志、建置志中,凡旧志讹误之处,皆予订正;户口
二卷。明冯时可(生卒年不详)撰。时可字敏卿,号元成,华亭(今上海市)人。隆庆进士,官至按察使。撰有《众妙仙方》、《上池杂说》、《雨航杂录》等。此书分上、下二卷,上卷多论学、论文,下卷多记物产,而间涉杂
一卷,附辛亥定变纪略一卷。清张开枚撰。张开枚,桐城人,生卒年不详,曾任新疆巡抚袁大化幕僚。是书记载了新疆伊犁乱事本末,杂记袁大化在新疆的施政措施,兼录清末冯超、贺家栋等发动反清起义之始末,及袁大化参予
一卷,明李东阳(1447-1516)撰。东阳字宾之,号西涯,湖广茶陵(今属湖南)人,天顺年间中进士,历编修、侍讲学士之职。弘治八年(1495年)由礼部右侍郎进文渊阁大学士,参预机务。正德时官至少师兼太
三卷。近人刘承干撰。承干字翰怡,浙江吴兴人。承干刻有《嘉业堂丛书》若干种行世。《毛诗单疏》即为其中一种,此书为杨守敬随使日本所访得。原藏日本东京竹添井井居士家。原书本四十卷,今本首七卷缺,只存自第八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