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河源纪略

河源纪略

三十六卷。首一卷。清纪昀撰。纪昀(1724-1805)字晓岚,又字春帆,晚号石云。乾隆进士。累迁侍读学士。坐事戍乌鲁木齐,寻释还。复授编修。官至协辨大学士,加太子太保,卒谥文达。纪昀贯通经史,旁通百家。任四库全书总纂。前编提要,校订整理,皆出其手。还著有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、《纪文达公文集》。《河源纪略》故宫博物院影印本,共三十六卷,卷首一卷为御制诗文。其下分七门。一曰图说,为三卷,有河源全图、葱岭河源图、和关河源图、北山河源图、罗布淖尔图、东境北路诸泉图、罗布淖尔东南方浮流沙图、阿勒坦郭勒重源图、河流积石山南会三昆都伦河图、河流绕积石山三面至贵德图、库库淖尔图。又附汉书水经注河源图,及唐刘元鼎出使所穷河源图。二曰列表,为五卷,有河源分合复见表、河源星度表、河源流行方向表、河源古今地名表。三曰质实,为五卷,大旨谓河水发源葱岭,西源为喀什噶尔河,西南源为叶尔羌河,又一源为河关河,三源既合,行经戈壁之北,为塔里木河。东行至罗布淖尔,而伏潜流千五百里,乐南至阿勒坦噶达素斋老流出。是为河水伏流重出之真源。四曰证古,为六卷,一曰昆仑,二曰葱岭河源,三曰于关河源,四曰北山枝河,五、六曰青海重源。五曰辨讹,为六卷,所辨为《山海经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水经》、《郡国志》、《隋书》等著作中错讹之处。六曰纪事,为六卷,首载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,末载平定青海告成太庙碑文。余则叙述河水所经各地。七曰杂录,为四卷,凡河流所经,风俗土宜,物产气候,名山胜迹,石刻神象,轶闻琐事,悉附载焉。此书图表明晰,辨说翔实,博引旁征,折衷贵当,展卷了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鞠通乐府

    三卷。清沈自晋(1583-1665)撰。沈自晋字伯明、长康,号鞠通生、西来公,江苏吴江人。弱冠即补博士弟子员。于书无所不窥,而尤通音律。尝从伯父词隐沈璟先生作东山之游。一时海内南词家,如范香令、卜大荒

  • 遵道录

    八卷。明湛若水(见《格物通》)撰。此书所辑皆为明道(程颢)的论说。其书所以名“遵道”,他在自序中称“夫遵道何为者也?遵明道(程颢)也。”他认为宋代理学诸儒中,能得孔孟心事,体用一贯之旨的是周敦颐和程颢

  • 黄山领要录

    二卷。清汪洪度撰。汪洪度,字于鼎,安徽人。其结庐于始信峰顶,读书十载。爱黄山奇丽,则于古今流传之迹,峰峦松石之奇,撮其大要,撰成此书。《黄山领要录》知不足斋丛书本,共二卷。卷一,黄山(附长洲朱鹭、黄华

  • 鸣鹤余音

    八卷。彭致中编。据书原题彭致中为“游仙道人”,生卒年、里籍等均不详。又据朱存理《野航存稿》有此书跋,则彭致中应为明人。是集凡八卷。集中辑录自唐迄元未道士新填之词。其中多为方外之言,寄托幽旷之意。与文人

  • 辩言

    一卷。南宋员兴宗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员兴宗字显道,仁寿(今陕西麟游西)人。历官著作郎、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,乾道(1165-1173)中以谗被罢奉祠。平时观览历世纪解传注之言,凡于理未安者,“退且惧其不纯

  • 春秋义

    十五卷。清孙嘉淦(1683-1753)撰。嘉淦字锡公,号懿斋,太原府兴县(今属山西)人,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进士,官至吏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卒谥文定。著述还有《南游记》、《成均讲义》、《南华通》等

  • 情史续书

    见《女才子书》。

  • 左氏始末

    十二卷。明唐顺之(1507-1560)撰。唐顺之,字应德,一字义修。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。以抗倭功,升右佥都御史、凤阳巡抚。学识渊博,人称“荆川先生”。著有《武编》、《荆

  • 周易本意

    五卷。清何志高撰。何志高字西夏,四川夔州万县人。曾闭门著书数十年。所著总名为《西夏经义》,本书即其中一种。其书依古易次序,经与传分列,只有《彖传》、《象传》合为《彖象上》、《彖象下》,其余皆同古本。卷

  • 公孙龙子

    三卷。公孙龙(约前325-前248)撰。公孙龙,战国时期赵人。公元前284年,他曾以游学者的身份到过燕国,劝燕昭王息兵。公元前257年在赵国见过赵惠王、邹衍、孔穿诸人,可见他与邹衍、庄周为同时代人。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