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梁溪漫志

梁溪漫志

十卷。南宋费衮(生卒年不详)撰。费衮字补之,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卷端有开禧二年(1206)国史实录院牒,称为国子免解费进士。礼部韵略条例中有开禧元年(1205)国子监发解进士费衮论韵略、经絃二字札子一篇,经礼部看详,当即其人。其事迹仅知如此,其余皆不详。此书共分十卷,分条记事,前二卷及第三卷首入阁一条,记述朝廷典故;第三卷自元祐党人一条以下,多说杂事;第三卷卷末王巩一条及第四卷,全述苏轼之事;第五卷以下多考证史传,品定诗文;最后一卷,颇多涉及神怪,杂以诸事,不尽为史事而作。综观全书,其持论具有根柢,旧典遗文往往赖此以存。如谓不试而授知制诰始梁周翰、不始杨忆,则纠欧阳修《归田录》之讹;谓薛映、梁鼎与杨亿同命,不与梁周翰同命,纠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之失;谓苏轼“乌台诗案”在元丰二年(1079),上距熙宁变法仅十年,无二三十年之久,纠正王巩《甲申杂记》之谬;谓朱胜非起复制乃綦崇礼贴麻,非陈与义自贴,谓谢显道崇宁元年(1102)入党籍,崇宁四年(1105)未入党碑,纠正谢伋《四六谈麈》之失;谓欧阳修为程文简作碑志,隐其进武氏七庙图事,实未受帛五十端,纠正邵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之诬等。皆考据确凿,不同于其他小说喜好因袭,颇有创见。他如,苏舜钦与欧阳修辨谤书为本集所不收,陈东茶录跋为今本所未载,皆有见地。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,获鬼章告裕陵文,具录其涂注增删之稿,尤论苏文者所未及。皆足以广异闻。书中亦有小疵,如和凝范质衣钵相传,本第十三名,而讹为第五。汉太皇上名煓,本见《后汉书注》,而误以为《后汉书》。虽小有疵累,然不影响全局。可采之处颇多,当时亦受到人们重视。后编修宋高宗、孝宗、光宗三朝正史,曾取是书以备参考。当时以一不第举子之作,录之以入史馆,足见其书价值矣。今传本不一,主要有《稽古堂丛刻》、《知不足斋丛书》、《学海类编》、《四库全书》、《常州先哲遗书》、《宋人小说》等丛书本,宛委山堂《说郛》、《五朝小说》、《五朝小说大观》作《梁溪漫志》一卷,商务印书馆《说郛》本不分卷,《旧小说》收入七则。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金圆校点本,198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傅毓铃标点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颜氏遗书

    八种,三十二卷。清颜崇桀编。颜崇桀,山东曲阜人,颜回后裔,曾任兴化县知县。本书收唐颜真卿、清颜光敏、颜光猷著作,实为颜氏家族书,多为诗文集。颜真颜(709-785),字清臣,京兆万年(今陕西省西安市)

  • 薄游草

    十五卷。明谢廷谅(约1610年前后在世)撰。廷谅字友可,号九索,江西金溪(一作湖广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二十三年(1595)进士,授南京刑部主事。官至顺庆知府。廷谅著有《清辉馆集》、《千金堤志》,已著录

  • 胡文敬公集

    三卷。明胡居仁(1434-1484)撰。胡居仁,字叔心,号敬齐。余干(今属江西)人。以布衣而终。胡居仁曾师事吴与弼,而醇正笃实,乃过其师。其一生以讲学为业。认为“气之有形体者为实,无形体者为虚;若理则

  • 传神秘要

    一卷。清蒋骥撰。蒋骥生卒年不详。字赤霄,号勉斋。金坛(今属江苏省)人。其父蒋衡,字湘帆,后改名振生。以书法名于一时,曾写《十三经》呈乾隆帝,皇上特赐国子监学正。但蒋骥书法不如其父,而特以画名。此书共二

  • 说文释例

    ① 二卷。清江沅(1767-1838)撰。江沅字子兰,一字铁君,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江声之孙,能绍其家学。师事段玉裁,段氏很器重他,撰《说文解字注》多与之商榷。著作除是书外,尚有《说文解字音韵表》。

  • 六书转注录

    十卷。清洪亮吉(1746-1809)撰。亮吉初名礼,又名连,字君直,又字稚存,号北江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乾隆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通经史,精小学,著作甚丰,举其要者有《春秋左传诂》、《公羊·穀梁古义

  • 贫士传

    二卷。明黄姬水(1509-1574)撰。姬水字淳父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黄省曾之侄。事迹不详。该书是一部记载历代贫士的专著。选录自周至明代初年的贫困士人,共计75人。除传记外,每人还各为赞。然千古以来

  • 仓颉篇

    二卷。近人龙璋辑。《说文解字叙》云:七国之时,“言语异声,文字异形,秦始皇初兼并天下,丞相李斯乃奏同之,罢其不与秦文合者。斯作《仓颉篇》,中车府令赵高作《爰历篇》,太史令胡毋敬作《博学篇》,皆取史籀大

  • 心响往斋诗集

    十七卷。《文集》三卷。清孔继编。孔继生平详见《心响往斋用陶韵诗》(辞目)。《心响往斋诗文集》刊印之前,作者已有《用陶韵诗》二卷、《壬癸诗录》一卷、《于南诗录》二卷、《江山集》二卷行世;是集系孔继之孙孔

  • 九正易因

    无卷数。明李贽(1527-1602)撰。贽本名载贽,号卓吾,又号宏甫,别号温陵居士。福建晋江人。嘉靖三十一年(1552)举人,官至姚安府知府,师从王艮之子王襞,为学颇反传统,反对以孔子之是非定是非,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