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杜氏体论

杜氏体论

一卷。魏杜恕撰,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杜恕字务伯,京兆杜陵人。在朝八年,不结党援,专心向公,议论亢直,仕至御史中丞。出刺幽州,因事免为庶人,徙章武,阮武谓恕曰:“今问间暇,可潜思成一家言?”遂著《体论》八篇,并详见《魏志·杜几传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·儒家,《杜氏体论》四卷,新旧唐志同。《传》云,八篇,《志》言,四卷。其书盖亡于宋时。然《魏志》裴注引杜氏《新书》。以为人伦之大纲,莫重于君臣,立身之基本,莫大于言行,安上理下,莫精于政法,胜残去杀,莫善于用兵;夫礼也者,万物之体也,万物皆得其体,无有不善,故谓之体论,此为全书之纲领。故严可均推论八篇之曰:“一君,二臣,三言,四行,五政,六法,七听察,八用兵,而以自叙终焉。”黄以周更推之,曰:首言君臣各有体,次言言行必以诚,次言政以道御,刑以公平,次言兵之有体、无休,次言治国莫善于听察,次言生平不轻为毁誉。盖并据杜氏《新书》、《群书治要》、《意林》而参订。虽略有差异,而大体则同。马国翰所辑,首引《新书》之语,以之为纲,末附录《魏志》传语,以资参考;如再补引《治要》,就更完备了。其版本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今古钩元

    四十卷。明诸茂卿(生卒年不详)撰。诸茂卿,字子茂,诸城(今山东省诸城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所取,以小说为多,杂糅不伦,又不分门类,引证也往往疏舛。如第二十一卷“吞舟之鱼”一条,说是出自刘向的《谈

  • 礼论难

    一卷。晋范宣(详见《礼记音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是书杂论礼意,或推阐古义,或斟酌时制,颇能自申其说,间或失之迂曲。如以《书》谅暗注凶庐为“即葬后柱楣之义,可见郑用大传之是,杜解心丧之非,段畅虽历引《春秋

  • 谷口山房诗集

    十卷。清李念慈(约1662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念慈,字屺瞻,号劬庵,泾阳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。授直隶河间府推官。改新城知县。康熙十八(1679)荐举“博学鸿词”,未入

  • 树莞背遗诗

    一卷。清郑淑昭(1826-1877)撰。郑淑昭,字班班,贵州遵义人。郑珍之女,四川新宁知县赵廷璜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所收起于同治十年(1871)止于光绪二年(1876)期间作品。按年代编排次序。书前有

  • 石城县志

   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,清蒋廷桂修,陈兰彬纂。蒋廷桂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举人,光绪六年(1880)任石城知县,十三年(1887)复任,十七年(1891)复回任。陈兰彬(1816-1894),字荔秋,广东

  • 丁戊之间行卷

    十卷。清易顺鼎(1858-1920)撰。生平详见《琴志楼词》(辞目)。此编共十卷。卷一为赋、卷二为骈文、卷三至卷七为古今体诗,卷八为词,卷九为南北曲,以上皆作于光绪三年(1877)至四年(1878),

  • 天香楼帖

    十二卷。清王望霖辑。王望霖字济苍,号石友。此初刻八卷,为明人五卷,清人三卷,嘉庆元年(1796)至九年(1804)刻成。续刻二卷。又梁同书及成邸各一卷,道光十五年(1835)勒成。此帖皆为真迹。有上虞

  • 魏三体石经遗字考

    (嘉庆十一年金陵刻本)。清孙星衍(1753-1818)撰。星衍字伯渊,一字渊如,号季述,又号芳茂山人。清阳湖(今江苏武进县)人,著名训诂学家。曾任山东按察使、布政使,官至山东督粮道。精研经史文字音韵训

  • 御选唐宋文醇

    五十八卷。清爱新觉罗·弘历(清高宗)(1736-1795)选编。卷首有弘历序,作于乾隆三年(1738)九月。据序称,明代茅坤编《唐宋八家文钞》,清初储欣编《唐宋十大家全集录》,均系为科举选文,所选不精

  • 嘉隆疏抄

    二十卷。张卤编。张卤,明朝仪征(今江苏仪征)人,字召和、号浒东。嘉靖乙未(1535)进士,累擢右佥都御史,巡抚保定。合入拜大理卿、寻出为南京太常卿,以忤张居正致仕,有《嘉隆疏抄》、《张浒东集》。《嘉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