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传注

春秋传注

① 四卷。清李塨(详见《周易传注》)撰。该书成于雍正四年(1726)。自序说,后儒治《春秋》学,拘泥于褒贬之说,对日月名氏人师等分例树标,往往与经义不合。事实上,孔子作《春秋》,观其事则成败治乱了然,观其义而予夺褒贬昭然。义见则天子之迹见,改元即位、朝聘会盟、侵伐放杀、昏觌享唁、丧葬祭祀、搜狩兴作、甲兵赋税、封建县邑、利弊隆善,厘然可观。他认为《左传》只记事而不疏义,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疏义又往往多误,于是作《春秋传注》四卷。李塨曾与著名学者毛奇龄游,又师事清初名儒颜元,故《春秋传注》一书对二人的观点多有采纳。该书有同治八年(1869)刻本。民国时徐世昌等辑《颜李丛书》,将该书采入其中,有民国十二年(1923)四存学会排印本。② 三十六卷。清严启隆撰。启隆字尔泰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明诸生。作者不满于解说《春秋》诸家之穿凿附会,故著此书。他认为,孔子欲讨伐陈恒而不获准,于是退而作《春秋》,借以告诫执掌鲁国政权的季孙、孟孙、叔孙三家;又说《春秋》一字一句皆是鲁史旧文,孔子并未加以删削。此书意在扫除诸家之穿凿,然而矫枉过正,持论不免偏激,且其自身亦未能避免穿凿之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浣亭诗略

    二卷。《浣亭归来吟》一卷。附《山姜花垭长短句》一卷。清林尧华(约1662年前后在世)撰。尧华字开伯,莆田(今福建厦门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顺治十一年(1654)举人。任榆次县知县,罢归。林尧华善诗,著有

  • 春秋统例

    一卷。唐啖助撰,清马国翰辑。据陆淳《春秋啖赵集传纂例》卷一《啖氏集注义》说,啖助在完成《春秋集传》以后,又“撮其纲目,撰成《统例》三卷,以辅《集注》,通经意焉”。可知《春秋统例》是《春秋集传》的大纲,

  • 祝赵始末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该书记祝孝廉庠,屡为邑绅赵士锦所侮,自缢而死。后赖牧斋、稼轩召集诸生会议,为此事平反。现有瞿氏菰村渔父抄本、旧抄本及《虞阳说苑》甲编本。

  • 吏学指南

    元徐元端撰。元瑞平江(今江苏苏州)人,生平事迹未详。书成于成宗大德五年(1301),全称《习吏幼学指南》,书前有作者自序,称“摘当今吏用之字及古法之名,首冠以历代吏师,终继于恕刻轨范,类成一书,目曰《

  • 四六金针

    一卷。清陈维崧(1625-1682)撰。其生平见《陈检讨四六》条。此书载《学海类编》中,取元陈绎曾《文说》中所论四六之法。割剥成编,颇为浅陋,必非陈维崧之笔。殆以陈维崧工于四六,故假借其名。犹《木天禁

  • 南宋文范

    七十卷。《外编》四卷。清庄仲方(1780-1857)选编。庄仲方字芝阶,秀水(浙江嘉兴市)人。嘉庆举人。官内阁中书。著有《映雪楼文稿》、《碧血录》。编有《南宋文范》、《金文雅》等。此集为宋代诗文总集。

  • 洛阳缙绅旧闻记

    五卷。宋张齐贤(943-1014)撰。张齐贤字师亮,曹州(今属山东)人,徙居洛阳。太平兴国二年进士及第,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以司空致仕,卒谥文定。此书乃作者于景德乙己年间以兵部尚书知青州时所作。据作

  • 说文解字通正

    十四卷 清潘奕隽撰。此书即《说文蠡笺》的删削更名本。它不仅将原刻每字之下所引《说文解字》原文完全删去,而且将潘氏自序中“虽竭蠡测之勤,难免挂一之”两句删去,并改名为《通正》,此本为《聚学轩丛书》本,刊

  • 镶红旗满洲叶河那拉氏世系生辰谱

    一卷。清那淳撰。那淳字朴岑,一字还我,号清若,别号意园、晏如,镶红旗满洲叶河那拉氏胡锡布长房曾孙常钧次子,乾隆进士,官至普安知州。该谱成于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,就其近族及母氏源流叙入,按年岁排列

  • 算学

    八卷。续一卷。清江永(1681-1763)撰。是书对梅文鼎《历算全书》所论古代历术及算学诸多问题或阐释补充或订正误失。前四卷有“历学补论”、“岁实消长”、“恒气注历”、“冬至权度”,是就历术有关题目申